《魯共王壞孔子宅》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書》卷三十《藝文志》:“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孝經(jīng)》凡數(shù)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音,于是懼,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后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xiàn)之。”
【釋義】漢武帝時(shí),魯共王為增修宮殿,拆孔子舊宅,發(fā)現(xiàn)了《古文尚書》等珍貴文籍。
【例句】魯共王壞孔子故宅,于壁中得詩書六經(jīng),以傳后世,蓋天之未喪斯文也。(鄭光祖雜劇《梅香騙翰林風(fēng)月》第一折)小姐與樊素講經(jīng),提到這一歷史事實(shí)。
上一篇:元曲典故《魯公輸》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魯肅施舍心(魯大夫贈(zèng)麥)》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