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高風》|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見“季子高風”條。又,《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十三年,王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傳以次,必致國于季札而止,以稱先王壽夢之意,且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致國,令以漸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
【釋義】季札是吳王壽夢少子,賢,王欲立為太子,季札辭。父死兄諸樊立,欲讓位,季札固辭。諸樊卒,不立子,而授位于弟馀祭,希望以后能兄弟相授,最后傳位給季札,以滿足先王的愿望。馀祭死,傳位給弟馀昧,馀昧卒,將傳位給季札,季札讓,出逃,因而只能傳位給馀昧之子僚。后來僚被諸樊之子光所殺,光立,是為闔廬。“延陵”是季札的封地,“延陵高風”指季札讓位的高義。
【例句】延陵何事慕高風,幾使孤家不承繼。(鄭廷玉雜劇《楚昭公疏者下船》第一折)闔廬道白,說因延陵高風,差一點讓他不能繼承王位。這句道白反映出吳國王位傳承中的曲折過程。
上一篇:元曲典故《嶰谷遺風》|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徐卿二子》|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