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百二初經得大觀①,嚴關高峙碧云端②。
兩邊峽束黃河去③,萬仞根連太華蟠④。
天險西來凌絕巘⑤,地形北折鞏長安⑥。
如今圣德能懷遠⑦,猶作當時要處看⑧。
[注釋]
①此句是說,剛剛進入險要的秦地,來到潼關就大開眼界。
②嚴關:峻險的潼關。嚴:一本作“巖”。此句描寫潼關的矗高。
③峽: 指黃河峽谷的峽岸。
④仞: 古代的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蟠:屈曲,環繞。
⑤凌: 凌駕。絕巘(yǎn):險絕的高山。巘: 山峰。
⑥鞏: 護衛,鞏固。
⑦圣德: 皇帝的恩澤。懷遠:使邊遠的地區依附朝廷,言邊境沒有戰火。
⑧當時: 先前,以前。要處:險要之處。
【題解】
此詩選自 《清詩別裁集》。
【簡析】
這首詩集中描寫了潼關的高峻、形勢的險奇和地理位置的重要,顯示了詩人要嚴守天險重關以安天下的思想。其中 “兩邊峽束黃河去,萬仞根連太華蟠” 一聯,對仗工穩,氣象深遠,形象地活畫出了潼關險要的地勢,曾作為對聯,被書于潼關關門,自然是歌詠潼關的名句之一。
上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