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水二首
(唐)皎然
其一
隴頭心欲絕,隴水不堪聞。
碎影搖槍壘①,寒聲咽幔軍。
素從鹽海積,綠帶柳城分。
日落天邊望,逶迤入塞云②。
其二
秦隴逼氐羌③,征人去未央④。
如何幽咽水,并欲斷君腸。
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xiāng)。
旅魂聲攪亂,無夢到咸陽⑤。
【作者簡介】
皎然(生卒年不詳),中唐詩僧。字清晝,本姓謝,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皎然詩多送別酬答之作,情調(diào)閑適,語言簡淡。著有《皎然集》十卷。另撰有《詩式》《詩儀》《詩評》等著論。
【詞語簡注】
①槍壘:刀槍林立的營壘。
②逶迤(音wēi yí):形容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xù)不絕的樣子。
③氐羌: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居住在今青海、甘肅一帶,東晉時建立過前秦、后涼等政權(quán)。
④未央:未盡。
⑤咸陽:地名,在今陜西省。
【內(nèi)容簡析】
中唐時期,詩風(fēng)與社會現(xiàn)實漸行漸遠,以“大歷十才子”為代表的詩人,歌頌升平,吟詠山水,多唱和應(yīng)制之作,稱道隱逸成為詩歌的基本主題。詩僧皎然,名雖未入“十才子”之列,詩風(fēng)亦相去不遠。但他的仿樂府古題《隴頭水》二首,卻詩風(fēng)雄健,有邊塞遺韻。
第一首《隴頭水》,寫征人離鄉(xiāng)背井遠赴邊地的凄涼傷感,卻又以景為主,情景交融。“隴頭心欲絕”兩句,一起筆即直抒胸臆,寫征人登上六盤,聽聞隴水,心生悲傷,哀痛欲絕。三、四句寫戰(zhàn)地生活,槍影搖落,軍帳寒冷。五、六句寫四季風(fēng)物,白色是鹽海堆積而來,綠色是邊城楊柳分布而成。最后兩句,意境開闊,以征人回望天際暮云作結(jié),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第二首《隴頭水》,寫征人久戍思歸的愿望及夢想。中唐時期由于藩鎮(zhèn)割據(jù),邊塞士卒迫于連年不斷的內(nèi)外戰(zhàn)爭,已喪失了衛(wèi)國立功的英雄氣概。“秦隴逼氐羌”,寫秦隴之地位置十分重要,但征人一去不還,只剩下如隴頭流水一樣的幽咽悲傷,讓人肝腸欲斷。“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xiāng)”兩句,通過六盤山水分流東西兩旁,向西注入大漠,向東分流故鄉(xiāng)的真實描繪,更讓人思念家鄉(xiāng),厭倦戰(zhàn)爭。只可憐行走的孤魂野魄被流水聲攪擾,以致難以成夢,難以夢回故土。結(jié)尾兩句,以妙語作結(jié),更給人以無限的傷感。
上一篇:(南朝·陳)江總《隴頭水二首》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明)郝錦《隴頭水歌》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