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安徽省·歙縣太白樓》古詩詞賞析大全
歙縣太白樓在安徽歙縣練江南岸。相傳李白訪歙州名士許宣平,在此飲酒賦詩得名。許宣平于唐景云年間隱居于歙縣紫陽山南塢,結茅庵,時或負薪沽酒,每醉拄杖以歸,獨吟曰:“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路人莫問歸何處,穿入白云行翠微。” 李白在旅途館舍中墻上讀到許宣平這首詩,慕其仙逸之風,遂來拜訪,由于許宣平隱蹤蔽跡,李白累訪而不遇,遂在許宣平庵壁上題了下面一首詩,以寄托自己遠道慕名尋訪不得相見的惆悵心情。后人就在此地建起一座太白樓。樓始建于唐,屢圮屢興,現存前后兩進,依山傍水,古雅飄逸。
我吟傳舍詩,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云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索,倚柱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詩名] 題許宣平庵壁
[作者] 李白
[注釋] ●傳舍詩:古時驛路上供旅人住宿的房舍,為傳舍。傳舍詩即許宣平在傳舍上的題詩。●真人:對修道成仙者的稱呼,這里指許宣平。●煙嶺二句:是形容許宣平隱居在煙霧彌漫、高山峻嶺之中的環境。●遼天鶴:典故出自晉陶潛《搜神后記》: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后人用遼天鶴來寫久別重歸,慨嘆人世的變遷,表達對鄉土的思戀。
隱居三十載,筑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
樵夫歌垅上,谷鳥戲巖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詩名] 題壁詩
[作者] 許宣平,此詩傳為許詩,唐天寶年間傳抄至洛陽,李白讀后贊曰:“此仙人詩也!”后到安徽時,即到處訪許宣平。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樊妃冢》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殷墟》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