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生南海②,營巢傍蜃樓③。稻粱那可致,羅網不能求。錦翼妨猜妒,孤鳴寡唱酬。何時隨化蝶④,相訪到羅浮⑤。
注釋 ①屈大均(1630—1696),原名紹降,字翁山,廣東番禺人。曾組織西園詩社,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他參加過抗清戰爭,失敗后遨游北方各地,伺機恢復。他和顧炎武有深厚友誼,有民族氣節,同情人民疾苦。他的詩文著作,從雍正八年始,被查禁近半個世紀,清廷認為“多有悖逆之詞,詆毀圣朝。”甚至命地方官刨毀南京雨花臺屈大均的衣冠冢。博爾都和這樣的人物交往,可以想見其為人之可敬。這首詩中,博爾都盛贊屈大均不為利誘,不受控制,可知他深知屈大均是反清人物。這首詩見于抄本《問亭詩集》,后來刊行的《問亭詩集》已被刪除,顯然是怕賈禍。②翡翠: 鳥名,在這比喻屈大均。張華《禽經注》: 翡翠的羽毛在“今王公之家,以為婦人首飾,其羽值千金。”南海: 郡名,郡治在廣東番禺 (今廣州)。③蜃樓: 海市蜃樓。這里比喻虛無縹緲的境界。④化蝶: 自適其志的意思。《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自喻適志與!”⑤相訪:訪問。羅浮:山名,在廣東省增城縣東,跨博羅縣界。羅為羅山,浮為浮山,二山合叫羅浮山,是東粵名山,相傳東晉葛洪得仙術于此。
上一篇:善耆《定福莊道中》
下一篇:湘岑《寒食郊外即目(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