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
江雨朝飛浥細塵,
陽橋花柳不勝春。
金鞍白馬來從趙,
玉面紅妝本姓秦。
【前解】
前解只寫橋,只寫佳人,卻留“遇”字,獨與后解寫,遂為后來作律詩一定之式。○一、二,寫橋,看他橋下添一“江”字,江上添一“雨”字,雨上帶一“朝”字,朝上帶一“春”字,春上平添“花柳”等字。于是此橋便使不遇佳人,早是無邊駘蕩。世真不信唐初人有如此細妙,故又欲讀季人詩也。三、四寫佳人,亦平添出“金鞍白馬”,總是不欲一筆實寫。
妒女猶憐鏡中發,
侍兒堪感路旁人。
蕩舟為樂非吾事,
自嘆空閨夢寐頻。
【后解】
此解,獨寫“遇”字也。夫所遇者,佳人也;遇之者,我也。今寫佳人,則只寫發,只寫侍兒;寫我,則輕輕避過,亦只寫妒女,只寫路旁人。如此,便令“遇”字已成鏡花水月之事。于是七、八始得直結之云:此非吾事,而但自述頻夢故內。此即暗用“縞衣綦巾”法成詩,為君子立言之體也。○讀此,奈何又讀李文山“裙拖六幅”耶?
上一篇:金圣嘆《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之作》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和陸拾遺詠諫院松》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