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懷
圣代為儒可致身,
誰知又別五陵春。
青門獨出空歸鳥,
紫陌相逢盡醉人。
【前解】
“為儒”是“致身”本務,“致身”是“為儒”宿懷,除“為儒”更有何途“致身”?不“致身”,人復何苦“為儒”?句上,再加“圣代”字,妙!便使下第游邊人早自俯仰慷慨,泣數行下也。○“青門獨出”,苦;“紫陌相逢”,更苦。蓋“青門獨出”,猶是不逢一人,“紫陌相逢”,直是逢無數人,終竟不逢一人矣。[為儒致身句,獨為游邊發,非為下第發也。]
江島去尋垂釣遠,
塞山來見舉頭頻。
且須共漉邊城酒,
何必陶家有白巾。
【后解】
游邊,殆欲別圖致身,此大可惜也。因特添入江島垂釣,婉語商之,或者南歸遠、北游近,故耶?則姑不妨暫行自寬也。細讀“且須”“何必”字,忠愛婉約,風人之良矣。[江島,住;去,住;尋,住;垂釣,住;遠,住;塞山,住;來,住;見,住;舉頭,住;頻,住。如此句法,亦未嘗見。]
上一篇:金圣嘆《和人題真娘墓》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和友人憶洞庭舊居》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