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素
碧窗斜日靄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夢里分明見關(guān)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夭一夜靜無云,斷續(xù)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張仲素不愧是善寫閨怨的高手,他的《春閨思》、《秋夜曲》已負盛名,這兩首《秋閨思》也膾炙入口。同樣寫閨思,寫得首數(shù)越多越難寫,多了則不易出新意、辟新路。這兩首的特點就在于構(gòu)思上多曲折,情意更見誠摯。
第一首先是倒裝見曲。 一、二兩句系寫醒后的悲愁, 三、四句則寫夢中的情景。按通常的時間順序, 當是先入夢, 后有夢醒,而這么一倒裝,便先敘果,后寫因,給人以“淚濕衣”的初感后,揭示其淚之源,悲之因,就既引人入勝,又跌宕有致。再就是逆向見曲。 一、二兩句,先寫“斜日”,也就是早晨,再寫“愁聽”,時在夜里。由早晨向前日的深夜寫。她是深夜時夢破,無限惆悵,失掉了夢中情景,只聽得寒螀嘶鳴,于是淚濕衣裳,從此再不能入睡,直到“碧窗斜日靄深暉”。這么翻轉(zhuǎn)了寫,愈見她悲苦達旦之狀。 三、四句則在意念上騰挪。“夢里分明見關(guān)塞”, 宕開一筆,說明她已夢游關(guān)塞之地了, 可是筆鋒一轉(zhuǎn),折入“不知何路向金微”,金微,即今阿爾泰山,是關(guān)塞處的一具體山地。先是一喜,繼而一急,這一急也就驚破了夢,驅(qū)走了喜,迎來了愁。
第二首也是以曲折之筆寫之。 一、二兩句寫的時間也是從夜寫到曉。“秋天一夜凈無云”, 可見她通宵不眠,仰望長天,思念親人,直到天明。“斷續(xù)鴻聲到曉聞”,鴻雁聲聲,使她想到鴻雁傳書,于是興了寄衣的念頭。原來聽說丈夫在居延——今甘肅額濟納旗東南, 可是再一打聽, 卻又聞?wù)f“居延城外又移軍”。她苦思懸想,從鴻聲得到啟發(fā), 原為一喜, 而新的消息又叫她失望,跌入了愁的深淵。上首從雖有夢而不得到,這首從雖有消息卻有變化,夢不得到, 衣不得達,筆調(diào)宛轉(zhuǎn),繾綣情深,因而使人含詠有味, 倍覺閨思情長。
上一篇:《秋野·杜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秦溪蒙難(四首)·冒襄》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