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想象巫山高,薄暮陽臺曲。
煙霞乍舒卷,猿鳥時斷續(xù)。
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
憮然坐相思,秋風(fēng)下庭綠。
《巫山高》:樂府《鼓吹曲·漢鐃歌》名。又題作《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 “巫山”,山名,在四川巫縣東南。
詩人通過對巫山自然美及其神話傳說的描寫,寄托自己的一種朦朧的情感和追求,同時似乎又不乏惆悵和失望。
“想象巫山高,薄暮陽臺曲”,首句以“想象”冠領(lǐng),說明這是想象中事。 “薄暮”,傍晚。 “陽臺”,為神話中巫山神女出沒的地方。宋玉《高唐賦》中說,楚懷王在巫山高唐觀遇巫山神女,女依依離去,對懷王云: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 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曲”,幽僻。首聯(lián)意思是說,想象那巍峨的巫山聳入云端,傍晚時那巫山的陽臺景色幽美、環(huán)境僻靜,這是巫山神女出沒的地方。此詩一開始便把讀者帶入神話的境界,使讀者心馳神騁,想象飛騰。
二聯(lián), “煙霞乍舒卷,猿鳥時斷續(xù)”,承前,寫巫山神女出沒處的傍晚景象。 “煙霞”,傍晚的彩云。 “乍”,忽然。此聯(lián)的意思是說,在傍晚時分,在那高聳的巫山幽僻的陽臺,彩云忽然舒展翻卷,猿鳴鳥啼斷斷續(xù)續(xù)。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作者用猿啼鳥鳴來突顯巫山陽臺環(huán)境的清幽。
三聯(lián), “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轉(zhuǎn)寫巫山神女。“彼美”,那美人。《詩經(jīng)·陳風(fēng)·東門之池》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句。此處指巫山神女。 “如”,好象。 “可”,正。 “期”,期待,盼望。 “寤”,醒來。 “言”,助詞。這兩句意思是說,巫山神女正期待盼望著約會,我從幻覺中醒來,那巫山神女飄然絕美的仙姿好象紛然在我的眼前。這里寫想象中巫山神女那美好的希冀,是有所寄托的。以巫山神女的期望,寄托作者自己對心上人的懷戀。美學(xué)上叫“移情”作用。
尾聯(lián), “憮然坐相思,秋風(fēng)下庭綠”,作者從想象中回到了現(xiàn)實(shí)。 “憮然”,惆悵的樣子。巫山神女正期待著那幸福美好的相會,可詩人何時與自己的心上人相晤言?故惆悵地坐在庭院里,倍加思念心上人。這時一陣冰涼的秋風(fēng)吹過庭院里的花草樹木。情景相生,余韻悠然。
此詩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就是作者以巫山神女的故事,寄托自己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這種手法在古代詩詞中多有應(yīng)用。如李清照的《行香子》詞,就是借七夕牛女相會的神話故事,寄托自己對丈夫的繾綣離情。這類詩詞都有一種含蓄美、朦朧美。作者不直接把真意說破,因此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使作品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上一篇:嵇中散|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巴東三峽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