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府且未盈,三農(nóng)爭務(wù)作。貧民乏井稅,塉土皆墾鑿。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铚獲。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wèi)鶴。庶追周任言,敢負謝生諾。
韋蘇州《觀田家詩》“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惻怛之意藹如。此云“微祿同衛(wèi)鶴”,亦甚于恥素食矣。然只是自嘲。
【箋釋】
[牧山田] 謂耕作山田。此詩當作于錢起藍田尉任上。
[六府] 乃殷商時六種掌管府庫的官職合稱。《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鄭玄注:“府,主藏六物之稅者,此亦殷時制也。”此處借指國庫稅收之所。《唐六典》卷“尚書戶部”:“戶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戶口井田之政令。凡徭賦職貢之方,經(jīng)費赒給之算,藏貨贏儲之準,悉以咨之。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尚書、侍郎總其職務(wù)而奉行其制命。”“倉部郎中、員外郎掌國之倉庾,受納租稅,出給祿廩之事。”又,卷一九“司農(nóng)寺”:“司農(nóng)卿之職,掌邦國倉儲委積之政令,總上林、太倉、鉤盾、導官四署與諸監(jiān)之官屬,謹其出納而修其職務(wù)。”
[三農(nóng)] 古代稱居住在平地、山區(qū)、水澤三類地區(qū)的農(nóng)民。后泛指農(nóng)民。《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nóng),生九谷。”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三農(nóng),平地、山、澤也。”
[井稅] 田稅。古代行井田而納貢賦,因用以稱田賦。《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貢賦。”鮑照《擬古》詩之六:“歲暮井賦訖,程課相追尋。”《魏書》卷《李安世傳》:“井稅之興,其來日久。”王維《贈劉藍田》:“歲宴輸井稅,山村人夜歸。”
[铚獲] 收獲,用鐮刀收獲。铚,短鐮刀。《管子·輕重乙》:“一農(nóng)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鐮、一椎、一铚,然后成為農(nóng)。”
[黎甿] 黎民,多指農(nóng)夫。袁宏《后漢紀·靈帝紀中》:“楚興章華,郢人乖叛;秦作阿房,黎甿憤怨。”《南史》卷七〇《循吏傳序》:“守宰多倚附權(quán)門,互長貪虐,裒刻聚斂,侵擾黎甿。”
[衛(wèi)鶴] 《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衛(wèi)師敗績。”杜預注:“軒,大夫車。”此處用衛(wèi)鶴無功受祿自比,借以表示自愧的心情。
[周任言] 《論語·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何晏《集解》引馬融曰:“周任,古之良史。言當陳其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任;不能則當止。”此處借“周任言”自述因見農(nóng)民貧苦而此起的未能盡職盡責之感。
[謝生諾] 謝靈運《初去郡》:“無庸方周任,有疾像長卿。畢娶類尚子,薄游似邴生。恭承古人意,促裝返柴荊。”謂其無功居位,不如去職歸鄉(xiāng)。
【輯評】
《載酒園詩話又編·錢起》:《觀村民牧山田》曰:“貧民乏井稅,瘠土皆耕鑿。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铚獲。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wèi)鶴。”此皆長者之言。
上一篇:《銅雀臺》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仲春晚尋覆釜山》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