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歌》:李白對襄陽的熱愛
李白詠襄陽的詩歌并不都是直接的單純的詠贊襄陽山水人文,而是借襄陽山水人文來書寫自己蔑視功名富貴、追求適情任性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李白詠襄陽詩歌中,出現頻率最多,也反映出李白最喜好的襄陽典故是墮淚碑和山簡醉飲。西晉征南大將軍羊祜在襄陽做官時,政績顯赫,羊祜死后,襄陽百姓在其生前游憩之地峴山建廟立碑,以示紀念,每當人們至此,睹碑生情,莫不流淚,杜預因稱此碑“墮淚碑”。《世說新語·任誕》載:“山季倫為荊州,時出酣暢。人為之歌曰:‘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復能乘駿馬,倒著白接籬。舉手問葛強,何如并州兒?’高陽池在襄陽。強是其愛將,并州人也。”《晉書》中也有《山簡傳》一篇,大意與前同,由此演化出“山簡醉酒”的典故。
在運用羊祜的典故時,李白在不同的詩中表達著兩種不同的思想,一是借羊祜在襄陽建功立業來反襯自己功業無成,既有對羊祜的崇拜,又有對自身的無奈,如《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云“空思羊叔子,墮淚峴山頭”。二是借墮淚碑如今磨滅,感動不了人來書寫功名如浮云的思想,如《襄陽歌》“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襄陽曲四首》“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簡醉飲,是因為朝政腐敗,社會黑暗,他的醉飲是為了遠禍全身,也是為了追求一種適情任性的生活,這尤其能引起李白的共鳴,所以李白尤喜詠山簡醉飲的典故,如《襄陽曲四首》中的第二首和第三首:“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頭上白接蘺,倒著還騎馬。”“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又如《峴山懷古》: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
李白運用羊祜和山簡典故最成功的詩歌,也堪為李白代表作的詩歌是李白于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游歷襄陽時所作《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一作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一作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一作少)妾,笑(一作醉)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一作龍)頭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清風朗(一作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
全詩在思想意思上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由景及人,由眼前夕陽西下的街頭小景引起對山簡酣飲風流的詠贊,山簡襄陽為官的時候,政治混亂,朝野憂懼,山簡就借醉飲來放縱避世,其任誕灑脫、不拘禮法的作風與李白相似,李白崇尚山簡嗜酒成性、不拘禮法的作風。第二層由人及酒,設想醉飲縱樂的場景,極其夸張。在李白看來,飲酒首先要喝好酒,喝酒用的勺子和杯子都是古代著名的酒器:鸕鶿杓、鸚鵡杯;其次要喝多,天天喝,喝上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需喝三百杯,將漢江變成美酒喝了,喝得酒糟壘成山丘;第三要喝醉,醉如泥,玉山傾倒,不顧死生。在李白看來,飲酒的同時,還應及時行樂,攜小妾,騎駿馬,乘高車,聽音樂,臨清風,賞明月,灑脫自在。第三層引用典故解釋為什么要及時醉飲行樂,李白認為及時飲酒行樂有三條理由:一是沒有必要追求高官厚祿,李斯功成名就,卻不得善終,就是一個教訓;二是富貴如浮云,楚王夢見與巫山神女的云雨之事,何等浪漫,如今已經不存在;三是時光流逝,歲月無情,一切都將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羊祜英名傳世,如今墮淚碑破損,往事如煙,已經感動不了人們。第二層對醉飲縱樂的設想,夸張過度,不必當真,思想消極,不可效仿,第三層對及時飲酒行樂的解釋需要認真體會,李白見景思人,觸事遣興,極度夸張地設想醉飲縱樂的場景,是為了表現自己蔑視功名富貴、追求適情任性生活的思想感情,當然也多少流露出人生無常、應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
這首詩的出名,還在于它的李白式的豪放飄逸。該詩氣勢磅礴,神情爽朗,給人以雄健剛強的狂放精神,其間雖有消極低沉的成分,但并沒有削減其豪氣,而這正是李白強烈自我個性的體現。第二層設想醉飲縱樂的場景,極其夸張,“遙看”四句連用比喻,想象豐富,新人耳目,筆勢浩渺,讀之益覺思逸氣旺。詩中連用山簡、李斯、羊祜、嵇康、楚襄王等古人古事,驅遣自如,用古而不泥古。詩中兩處用三字句,還時時變換句式,錯落有致,聲韻優美,充分表達了作者追求任性自由的憤激之情。總之,《襄陽歌》這首七言歌行,雄放恣肆,天馬行空,健筆凌云,是李白代表名篇之一。
思考與練習
1.結合《與韓荊州書》,談談你對李白思想的認識。
2.背誦李白的《贈孟浩然》。
3.賞析李白的《襄陽歌》。
4.想想看,中小學學過李白的哪些詩歌。
附錄
峴山懷古
唐·李白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感嘆發秋興,長松鳴夜風。
大堤曲
唐·李白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
春風無復情,吹我夢魂散。不見眼中人,長天音信斷。
襄陽曲四首
唐·李白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回淥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峴山臨漢江,水綠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
唐·李白
昔為大堤客,曾上山公樓。開窗碧幛滿,拂鏡滄江流。
高冠佩雄劍,長揖韓荊州。此地別夫子,今來思舊游。
朱顏君未老,白發我先秋。壯志恐蹉跎,功名若云浮。
歸心結遠夢,落日懸春愁。空思羊叔子,墮淚峴山頭。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唐·李白
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脫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云士,然諾聞諸公。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儻不接,甘與秋草同。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唐·李白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寄弄月溪吳山人
唐·李白
嘗聞龐德公,家住洞湖水。終身棲鹿門,不入襄陽市。
夫君弄明月,滅影清淮里。高蹤邈難追,可與古人比。
清揚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號辭人間,攜手訪松子。
上一篇:《《與韓荊州書》:李白的求仕嘗試》關于描寫襄陽的詩詞
下一篇:《仿寫襄陽民歌》關于描寫襄陽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