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釣臺記》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鄭日奎作。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本文寫作者乘舟北上,道經七里灘觀賞釣臺的情況,反映了一個封建士大夫徜徉山水的心情。”今人陶伯英說:“(文章)上來就說釣臺是‘漢嚴先生隱處也’。這句話很關緊要,這可以讓人了解作者的記游意圖,理解作者何以對釣臺那樣設身處地,夢游神馳。嚴先生,即嚴光,字子陵。東漢初隱士。少時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曾多次召見授職,他卻固辭不就。他更名改姓,歸隱富春山,以八十高齡耕釣而終。這就是鄭日奎所仰慕的輝映千古的風節。很明顯這種風節的核心是唾棄蠅營,鄙棄名利,高臥東山,超然物外。……作者要緊步嚴子陵的后塵,不懈地去追求他所仰慕的風范和節操。正是因為具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他才會樂釣臺而不知倦,才有沖口而出的‘快矣哉,是游乎’的由衷贊嘆,才發出了‘以為游,則亦游矣’的飽含生活哲理的議論。”(《古代散文鑒賞辭典》)此文寫作者舟行富春江七里灘觀賞漢嚴光釣臺的情況,細致地描繪了釣臺附近奇秀瑰麗的景色,表現了慕古人之風范,徜徉山水,超然物外的情趣。文章感情純摯,語言清新,結構嚴謹,層次井然;尤其描繪釣臺一帶山水景物,目見耳聞,虛實相映,抒情寫景,緊密結合,細膩真切,形象生動,在古代游記中,頗具特色。
上一篇:《游子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湘君》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