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陽松玠·張融
北齊志人小說。陽松玠撰。原載《談藪》。《太平廣記》卷二四六引載。王汝濤主編《太平廣記選》(續(xù))錄入。是一則諷刺故事。記敘:宋張融嘗乞假還,帝問其所居何處,他答:“臣陸居非屋,舟居非水(沒在水上)。”帝未解其意,張緒謂帝曰:“融近東山,未有居止,權(quán)牽小船上岸,住在其間。”帝大笑。帝曾面許張融為司徒長史,而竟不下旨。張融乘一馬甚瘦,帝問給多少馬料,融說“日給一石”。帝又問那么為何這么瘦,融說:“臣只許給它一石,而沒有喂給它。”次日,帝即任命張融為司徒長史。張融又曾經(jīng)與謝寶積俱謁帝,融于帝前放氣(放屁),而謝急忙站起向帝道歉,帝笑而不語。須臾飯食擺齊,張融把謝寶積推到一邊,不與同食。帝問為何不與謝同食,張融則說:“臣不能與謝(泄)氣之口同盤。”帝大笑不止。作品通過張融答帝“許馬料而不給馬吃料”使馬餓瘦等情節(jié)的描寫,諷刺了那些空口許愿(包括對人民下罪己詔)的封建君王。作品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fēng)貌和思想特征,取得了較好藝術(shù)效果。如帝問張融所居,張只答“陸居非屋,舟居非水”,不足十字,即寫出了張答話之巧妙,又隱隱透出張的貧窮困苦之情。關(guān)于帝問張融“其馬何瘦”,而張僅答“許而不與”幾字,指桑說槐,語言詼諧,人物的調(diào)侃之情畢現(xiàn)紙上。這些描寫,值得稱道。但下寫張融“御前放氣”,謝寶積不知趣而向帝謝所謂“觸忤”之罪,張竟以“不能與謝氣之口同盤”的話,來巧妙罵人,則破壞了故事的幽默而嚴(yán)肅的格調(diào),損害了人物形象,實屬藝術(shù)敗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張福》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徐人歌》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