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隨州集》的主要內容,《劉隨州集》導讀
《劉隨州集》為中唐著名詩人劉長卿的 一部詩集。有10卷本和11卷本兩個系統?!缎绿茣に囄闹尽分?《劉長卿集》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并著錄詩9卷、雜著1卷。而明活字本 《劉隨州集》等均只載其詩,據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另有明正德本 《劉隨州文集》10卷,外集1卷,皆詩也,今《四部備要》本《劉隨州集》即據此刊刻。今通行的如 《畿輔從書》本的《劉隨州集》(后編入《叢書集成》初編)、《四部叢刊》本的《劉隨州文集》均為11卷本?!度圃姟肥掌湓?卷,《全唐文》收其文1卷。今傳本 “劉集” 有幾篇誤收他人作品。
劉長卿(709?-786?),字文房。河間(今河北獻縣) 人。籍貫為宣城 (今安徽宣城),又作宣城人。因久居洛陽,又稱洛陽人。唐玄宗開元二十 一年 (733)進上。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貶為播州南巴尉。代宗大歷五年(770) ,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后被誣貪贓,再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 司馬。德宗建中二年 (781)受任隨州 (今湖北隨縣) 刺史,世稱“劉隨州”。
本書11卷,詩10卷,文1 卷,共500多篇。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五言更占十之七八。權德輿稱他“嘗自以為五言長城” ( 《秦征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詩序》),殆非虛詞。如五絕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备星檎鎿矗Z言洗煉。五律如《新年作》:“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工巧典雅,極富中唐之風。他如《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酬皇甫侍御見寄時前相國姑臧公初臨郡》 等也都是精工錘煉之作。其七律也多名篇,如《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唯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寞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格律謹嚴,含蓄蘊藉。他如“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行人杳杳看西月,歸馬蕭蕭向北風”(《送李錄事兄歸襄鄧》)、“想到郵亭愁駐馬,不堪西望見風塵”(《送耿拾遺赴上都》)等,也歷來膾炙人口。所以,清盧文弨說劉詩“眾體皆工,不獨五言為長城也”(《劉隨州文集題辭》)。他的前期之作多為五古、七古,如《從軍六首》、《疲兵篇》等,雖然慷慨悲愴,悲涼沉郁,富有時代特征,但在藝術上成就并不很高。
對他的詩,歷來評價較高。清薛雪竟說他“得意處竟可與少陵索笑,‘長城’之名,蓋不徒然”(《 一瓢詩話》),誠為過譽。但他 “研煉深穩,自有高秀之韻”( 《四庫全書總目》),“大歷名手”之稱還是允當的。但他的大部分詩作多吟詠羈愁別恨與閑情逸趣,意既雷同,語亦重復,往往境界狹窄,缺乏變化。高仲武說他:“大抵十首以上,語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銳才窄也”( 《中興間氣集》),可謂切中肯綮。
他的詩歌明顯地分為三個時期。在貶謫南巴前,他的詩雖有研煉字句的傾向,但主要風格是雄渾粗獷的。而貶謫南巴之后,原有的悲歌慷慨一變而為工秀哀婉。到了再貶睦州后,又轉為清新自然,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因此,在詩風由盛唐向中唐乃至晚唐的轉變過程中,劉長卿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翁方剛稱他“啟中、晚之濫觴”(《石洲詩話》),也非無端之譽。他的文章工于造語,一如其詩,也是 一時佳構。
唐宋以來,對劉長卿詩歌雖迭有論述,但多零星而簡單,不成系統。解放后才開展科學的研究工作,在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績。但解放后一直沒有出版新的排印本,給文學工作者和愛好者帶來了一些困難。
參考文獻
- 1. 《劉隨州文集》,《四部叢刊》 本。
- 2.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劉長卿事跡考辨》,中華書局版。
上一篇:《劉禹錫集》的主要內容,《劉禹錫集》導讀
下一篇:《助字辨略》的主要內容,《助字辨略》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