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史鰌尸諫
亦題《衛靈公之時》。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新序》卷一《雜事》。趙仲邑偏《新序選注》選入。史鰌,名鰌,字子魚,春秋末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本篇寫他尸諫用賢事。故事敘述“賢士蘧伯玉不被任用,奸臣彌子瑕得寵。大夫史鰌深感憂慮,多次進諫均未被接受。他將要病死時,對兒子講:“如果我死了,就在北邊屋內治喪。我未能使蘧伯玉得以任用而使彌子瑕失去寵信,是未能改正人君的過失。生不能正人君之過,死也不應以喪禮治喪?!笔扶p死后,停尸北堂,靈公前往吊喪,見治喪不在正堂卻在北屋,深感奇怪,問其緣由,史鰌的兒子把史鰌的遺言告訴了靈公。靈公聞聽,受到極大震動,面色突變,驚惶之中吊喪站錯了地方。于是就用伯玉為卿,罷退了彌子瑕。這樣,史鰌的尸體才被遷至正廳,辦理了喪事。衛國也因此而大治。作品較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忠臣的形象。史鰌為了正君王之過,多次進諫,直至死后還以自己的尸體向君王進諫,其忠直性格展現到了極致。衛靈公的形象也寫得較為生動。他始而剛愎自用,不聽勸諫,史鰌尸諫使他受到強烈震動,于是“蹴然易容,寤然失位”。作品通過史鰌同不合理的政治現象做至死不懈的斗爭的行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忠于封建君主的臣子的肯定、褒揚的思想傾向。作者所宣揚的忠君思想固不可取,然其中流露出來的遠奸人、用賢臣的政治思想還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上一篇:《秦漢·韓嬰·卞莊子》簡析
下一篇:《秦漢·應劭·葉令祠》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