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儲光羲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五卷,附錄一卷,唐儲光羲撰。光羲(707~760?)兗州(今屬山東)人,一說潤州(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人。開元十四年(726)進士,官太祝,后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與王維交好,在終南山有自己莊園。安史亂中被俘,接受偽官,唐肅宗收復(fù)長安后貶死嶺南。
儲詩多以田園風光為題材,以攄寫詩人超然物外的閑適心情。作者有意學習陶潛,集中的《樵夫詞》《牧童詞》《同王維偶然作》十首,《田家雜興》八首《田家即事》等為其代表作。陶潛在農(nóng)村親自參加勞動,而儲氏則是看人勞動,而且儲氏所看到的“老農(nóng)”“樵夫”往往帶隱士色彩,“老農(nóng)本貧賤,冒暑鋤瓜田。一畦未及終,樹下高枕眠”(《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詩中“老農(nóng)”決非真正農(nóng)民。在《田園雜興》中有的詩還是能夠反映一些隱居農(nóng)村士大夫生活的恬靜與安適:“種桑百余樹,種黍三十畝。衣食既有余,時時會親友。夏來菰米飯,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趨走。日暮閑園里,團團陰榆柳。酩酊乘夜歸,涼風吹戶牖。清淺望河漢,低昂看北斗。數(shù)甕猶未開,明朝能飲否?”當然這需要有個莊園作后盾,不是誰都能辦得到的。儲氏成就主要是描寫田園,或是樸素,或是艷麗的風光。《釣魚灣》:“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初年雨候遲,鞏洛河流小。搖搖芳草岸,屢見春山曉”。這種花紅柳綠的“田園詩”在以前,或說在整個的唐代都不多見。儲氏還有許多干謁之作。安史之亂在他的詩中只留下一姿半影,其《效古》云:“大軍北集燕,天子西居鎬。婦人役州縣,丁男事征討。老幼相別離,哭泣無昏早。稼穡既殄絕,川澤復(fù)枯槁。”接近杜甫筆下“三吏三別”時的亂相,然而作者想到的是:“曠然遠此憂,冥冥高山皓。”儲光羲想到的是如何仿效“商山四皓”全身遠禍,茍全性命于亂世。可見,安史兵亂時,儲氏接受偽職也不是偶然的。儲詩風格質(zhì)樸恬淡,缺少變化,有時流于枯瘠。
儲集最初由唐王縉編次七十卷,至宋已佚,只有五卷詩集傳世,現(xiàn)存儲集即據(jù)此編。有近人儲皖峰編刻《儲氏叢書》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碧雞漫志》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王陽明先生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