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吉陽遷,故與黃庠士某以學問友善。吉陽巡撫江西,過家,某青衫來謁,門者不即為通,因散步堂上,環視壁間懸軸,其首則嚴分宜筆也。遂索前刺書一絕曰:“椒山已死虹塘謫,天下誰人是介翁。今日華堂誦詩草,始知公度卻能容。”囑門者投之,遂拂衣去。吉陽得詩自慚,亟遣追之,舟去遠矣。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微詞部》
[述要] 何遷(字吉陽)與秀才黃某曾是學習上的好友。后來何任江西巡撫,經過家鄉時,黃來拜訪他,看門人未立即通報。黃在客廳散步,環視墻上所掛字畫,發現列于最前的是嚴嵩(江西分宜人)的手跡。于是就向看門人索回自己的名帖,在上面題一絕句:“椒山已死虹塘謫,天下誰人是介翁?今日華堂誦詩草,始知公度卻能容。”(椒山,楊繼盛號;虹塘,王宗茂號。二人皆是彈劾嚴嵩者。嚴嵩號介溪)寫畢囑看門人送給何,遂拂衣而去。何讀詩后十分慚愧,忙令人追回,但黃已乘船遠去。
上一篇:《婦人投果 潘岳 張載》
下一篇:《學之為利 桓榮 桓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