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人所撰的仿《爾雅》體例的辭書,較好的一部是吳玉措編撰的《別雅》。其書5卷,大約完成于乾隆年間。這部書是從經(jīng)籍史傳里選取字形錯互,音義各別,容易以訛傳訛的字,說明字義,和通用假借的理由,按韻編排,在并列的幾個詞下面一一注明出處,加以辨證。如卷1“穹桑”條云:“穹桑,空桑也。《呂覽》(《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穹桑。《春秋緯》:少昊邑于穹桑。即空桑也。《字匯補》云:今云南縣名浪穹,土音為浪空。蓋穹空二字音近,古或通用。”又“蜂門”一條云:“蜂門、逢門,蜂蒙、逢蒙也。《荀子·王霸篇》、《呂覽·聽言篇》作蜂門;《淮南子》、《漢書·王褒傳》作逢門;《七略》作蜂蒙,即逢蒙也。蜂逢字近,門蒙聲近。”“前一條說明兩詞實為一語,后一條指出4個形聲相近的詞實指一人。使讀者對古書中詞語的異同得到清楚的了解。
然而亦不可忽視其缺憾。作者對于古人用字的同聲假借、轉(zhuǎn)音變異、別體重文、同聲轉(zhuǎn)音等等,并未完全通曉,其解說自不免疏謬;同時還有許多常見于古書的詞語,他也漏掉未引。后來許瀚(印林)曾經(jīng)校訂此書,加上按語,對原書作了不少補充和糾正。
上一篇:《劉大白詩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力學(xué)史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