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廣絕交論》簡析
劉峻著。見《文選》,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東漢朱穆曾感于世俗交道敗壞,便寫了《絕交論》一文,用以矯正時弊。劉峻因親見好友任昉死后,其生平舊交竟無視任昉子侄窮困流離,深感當時友誼的虛偽,激于義憤,遂推廣《絕交論》的論點,撰成此文。文章以客主設問的手法,借代表自己的主人為客辨惑,極意鋪寫世俗中的“勢交”、“賄交”、“談交”、“窮交”、“量交”五流,認為這五類交情都是計較私人利害的“利交”,其“義同賈鬻”,如集市買賣,唯利是圖,對勢利之徒痛加諷刺。再以任昉一生的社會交接為例,指出任昉在世時,文人學士競相奔赴任昉門庭,使其“坐客恒滿”。及任昉死后門庭隨即賓客絕跡,昔日契合金蘭的密友,眼看任昉兒子“朝不謀夕”,而毫無同情顧念之意。從而活畫出澆薄世俗的丑惡狀態,有力地證明了俗情的險惡詐偽,交友的應該棄絕。全文感情憤激,諷刺尖銳,文氣駿利,是篇叱世罵俗的好文章。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廣士》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應責》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