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信陵家世
【出典】 《史記》七七《魏公子列傳》:“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異母弟也。……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唐·司馬貞《索隱述贊》:“信陵下士,鄰國相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頗知朱亥,盡禮侯嬴。遂卻晉鄙,終辭趙城。毛、薛見重,萬古希聲。”
【釋義】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禮賢下士,門下有食客三千人。后因用以喻指位高而好客的人。
【例句】 有信陵家世,梁園客右,才華高掩,沈謝何劉。(晁端禮《沁園春》[絡緯催涼]425)這里以信陵君比“賢侯”,贊其儒雅好客。
上一篇:典故《信美非吾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兄與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