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馬援擊蠻未遇
【出典】 《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
【釋義】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于六十二歲時,自請擊五溪“蠻夷”,最初,未能獲準。
【例句】 孫弘博士適遭逢,馬援擊蠻未遇。(江史君《好事近·壽六十》3579)這里用馬援六十二歲時事,切合壽主六十歲生日。
詩詞典故·馬援擊蠻未遇
【出典】 《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
【釋義】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于六十二歲時,自請擊五溪“蠻夷”,最初,未能獲準。
【例句】 孫弘博士適遭逢,馬援擊蠻未遇。(江史君《好事近·壽六十》3579)這里用馬援六十二歲時事,切合壽主六十歲生日。
上一篇:典故《馬惜障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馬沒藍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