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忠三春夢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小說。全稱《劉進忠三春夢全傳》,一名《三春夢》。六卷三十三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后期。
現存主要版本有上海萃英書局石印本,藏南京圖書館。1985年書目文獻出版社排印石印本。
清康熙年間,潮州水旱大災,總兵劉進忠開倉濟民,又勸富戶獻糧,幫災民度荒。潮州百姓,感戴萬分。第二年,潮州五谷豐登,一境安寧,萬民咸樂,部院各各上本,都稱贊劉總兵的政績。皇上大悅,要加封賞,義成王覺羅旭卻上本,指稱劉總兵開倉濟民,是收買人心,圖謀不軌。于是,康熙命沈永祥往鎮潮州,封續順公,監視劉進忠,以防不測。永祥帶著家眷及弟永興、妹鸞英赴任。行至分宜,永祥突然病故。其弟永興襲其爵,繼其位,往鎮潮州。永祥之妻尚束英與妾柳賽妃、妹鸞英一起隨永興前往潮州。尚束英生性輕佻風流,在祭奠亡夫之時,竟與永祥的部將于國璉勾搭成奸。
永興等來到潮州,縱容旗軍騷擾百姓,于國璉部尤其厲害。潮州百姓齊到劉總兵處訴告。于國璉部將強搶民女錦鳳,被劉總兵部將詹兆奇發現并奪回。于國璉部下強搶美貌童男,又被好漢謝阿宗等痛打,一旗奴因此喪命。旗女殘害漢家少男八十余名,案發后,官府都不敢問,百姓又都到劉總兵處告狀。劉總兵訪得實情,稟告永興,永興反將劉總兵斥責了一頓。于國璉部下殺了劉總兵的部將侯捷,劉總兵氣憤難平,要上本奏聞,被道臺勸止,由道臺出面,在潮州城內立柵,分為兩部分,一屬旗軍管轄,一歸劉總兵治理,城中暫得安定。于是旗軍又在城外搶掠客商。劉總兵親扮客商,暗暗埋伏軍士,捉拿住搶劫的旗軍。永興聽信于國璉的謊言,反令劉總兵為被打傷的旗人治傷。劉進忠的胞弟來潮州探望兄長,也被于國璉、鄧光明殺害。直到這時,永興才知道事情鬧大了,慌忙責令鄧光明、于國璉為劉總兵的弟弟劉進義披麻戴孝,又將自己的妹妹鸞英許給劉進忠的兒子,想解釋怨仇,但積怨已深,化解很不容易。
其時,鄭成功父子、耿精忠、吳三桂分別起兵于臺灣、福建、云南,都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劉之部將楊飛熊、余兆奇等,都竭力勸劉進忠反。劉聽從了他們的意見,與鄭成功聯系。鄭封劉為寧粵大將軍、鎮潮大元帥,積極準備起事。這時,劉進忠的父親來潮州探望,知道此事,覺得這是滅九族的大罪,便暗修本章,上奏朝廷。鄧光明、于國璉也陰知其事,于是密報沈永興,并暗中計議,要擒拿劉進忠,被劉發覺;鄧、于又買通劉部將李成功等,趁劉進忠壽辰,刺殺進忠,也被劉部下探知,李成功等被擒處死。至此,劉乃決意起兵。
沈永興得報后,即命鄧光明領兵征討。初,劉進忠被鄧光明打敗,幸得好漢張開暢相救,方殺退旗兵。后來各鄉的鄉勇紛紛投入劉總兵部下,又得一批勇士如邱齊、邱英、謝阿宗等相助,同時,劉又開牢放出一批死囚,因此聲威大震,屢敗旗軍,殺鄧光明等旗將多人,將續順公的府第圍了起來,逼迫永興答應三件事:一,送于國璉治罪;二,發庫銀濟助百姓;三,送鸞英與兒子完婚。永興無奈,一一答應。于國璉被潮州人民打死。劉進忠再要殺永興時,永興卻被饒平游擊余世堯救去。
劉進忠占住了潮州城,在潮州更易官員,令百姓留發,恢復明制。又拜楊飛熊為軍師、何宗堯為元帥,令其領兵攻打饒平,被余世堯所敗。康熙又命浙江濟南王領兵十八萬征潮州,朝廷軍勢大盛,劉又多次失利,并折了軍師楊飛熊。楊臨終時推薦好友鐘文岳。進忠禮聘文岳為軍師。劉之部將何宗行苦肉計,假降濟南王,然后與劉進忠里應外合,濟南王被打得大敗。鐘文岳又多次設計攻打旗軍,濟南王十八萬軍損失殆盡。劉進忠軍威大震。濟南王只好服毒自殺,沈永興則回朝待罪復命。
康熙大為震驚,乃改命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為帥,復領兵十三萬征討潮州。雖潮城被圍,但鐘文岳設計固守,尚可喜久攻不下。恰好吳三桂兵敗身死,于是康熙又命康清王領兵二十四萬援尚。后吳三桂遺部復反,康熙只得命康清王仍回兵湖廣,又改令安達王龔仁素征潮州。龔仁素屢被鐘文岳所敗。然天命難違,劉進忠氣數將終,鐘文岳只得隱去。鄭令劉進忠往攻廣東海豐、歸善,破之,但在攻博羅之時,卻中了守將覺羅幔的詐降計,十萬大軍,被殺得只剩四萬,不得已,又退回潮州。這時,吳三桂的遺部再敗,康清王又領兵攻下了福州,耿精忠投降;鄭也領兵退回臺灣。潮州勢單力孤,部將陳文禺又反叛,劉進忠無奈,也投降了清廷。后來,劉進忠與耿精忠二人被押解入京城處死。劉進忠的父親因為有奏本在先,得免于難。
上一篇:《鳳凰池》介紹|賞析
下一篇:《剿闖通俗小說》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