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齋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同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他任永州零陵縣丞時,抗金名將張浚適謫居永州,勉萬里以“正心誠意”之學,萬里服其教,遂自命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他力主抗金,曾入朝為太常博士、寶謨閣直學士等職。后奸相韓侂胄專權,他家居15年不出。臨終前寫下“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唯有孤憤”的遺言。謚文書。其詩,初學江西詩派,又學陳師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絕,后來還學晚唐,直到51歲時,才“忽有所悟,”跳出步人后塵的路子,自辟蹊徑,面向大自然尋找詩意:“步后園,登古誠,采擷杞菊,攀翻花竹,萬象畢來,獻予詩材。蓋麾之不去,前者未讎,而后者已迫。”(《荊溪集自序》)楊萬里師法自然,形成了獨具特色,對后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楊萬里一生創作了兩萬多首詩,保存下來4200余首,共9個集子,除最后一集外,均系萬里生前陸續自編,且按時間順序編排,又各以任官、家居各階段分集,計《江湖集》、《荊溪集》、《西歸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續集》、《江東集》、《退休集》。各集作品以描寫自然景物的為最多,并以寫景詠物見長,也有憂國傷時的愛國詩篇和反映勞動人民生活之作。萬里詩歌的特點是形象鮮明,含意明白,多以口語入詩,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幾乎是首首可育,不足之處是乏驚人杰作。
楊萬里逝后,其子編其父全集為《誠齋集》133卷,計9種詩集42卷,文集90卷,萬里歷官告詞1卷;有《四部叢刊》影印宋鈔本。又有《楊文節公詩集》42卷,清乾隆間楊云采據明本校刻。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周汝昌注《楊萬里選集》。
上一篇:《詩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說文大字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