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玉臺新詠》新詩鑒賞
古詩選本十卷,南朝陳徐陵編選。陵(507~583)字教穆,東海郯縣(山東省郯城縣)人。南朝梁時曾為東宮學士、通直散騎侍郎,后入陳歷任五兵尚書,尚書左仆射、左光祿大夫、太子少傅,為南朝著名宮體詩人,其詩文為當時所宗,與庾信齊名,詩文風格相近(指庾信在南朝時的詩文),號“徐庾體”。“玉臺”指帝王后庭(語出《穆天子傳》)。此書為梁元帝的徐妃而編,供她閱讀學習,故名。
書中選錄自漢梁各體七百六十九首。前八卷為五言詩,第九卷為歌行,第十卷為五言二韻詩(類似后代的五絕)。其入選詩作多是描寫閨情的名篇巧制,如明胡應麟所說,“《玉臺》但輯閨房一體”,而且“非詞關閨闥者不收”(清紀容舒語)。這些“詞關閨闥者”有許多是描寫人們在愛情生活上的悲歡離合,但也有不少是奇艷淫靡之作,如蕭綱入選作品竟有一百零九首之多,其中《倡婦怨情》《和徐錄事見內人作臥具》《詠人棄妾》《詠內人晝眠》《孌童》(且蕭綱與元帝本屬兄弟,其與徐妃,誼在伯嬸,徐陵為徐妃選蕭綱這類作品,供其研讀,可見當時社會風氣),皆近下流,歷來頗為讀者詬病。然而,此選本甚古,編者當時所見到的詩集,現多已亡佚,傳至今天的許多名篇始見于此書,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如曹植的《棄婦篇》、庾信的《七夕》,其本集皆失載,也因選入本書而得以流傳。
此書又是《詩經》《楚辭》之后第三個最古的詩歌選集,在中國詩歌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為我們研究漢魏兩晉南北朝期間,以婦女生活為題材的詩歌提供了方便。
此集宋刊本已佚,明代有多種刊本。常見者有清吳兆宜箋注、長洲程琰刪補本。吳氏箋注不僅引典釋義,而且把此書不見于宋刻本而只見于后世刻本的詩篇,放在每卷之末并加以注明。此本在清乾隆、光緒間皆有刻本傳世。還有清紀容舒之《玉臺新詠考異》(《畿輔叢書》本),仿朱熹《韓文考異》體例作了校勘刪訂工作。白文常見者有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趙氏刻本,后附清紀容舒之《考異》。又有中華書局1985年的排印本。此本為今人穆克宏以乾隆時稻香樓為底本,參校敦煌石室寫本,多種覆宋本和類書,并對吳注中的明顯錯誤作了改正。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東坡七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甲申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