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會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南宋徐天麟撰。徐天麟,字仲祥,徐夢莘之侄。臨江人,開禧元年(1205)進士,歷任惠州、譚州通判,英德府知府等職。著作有《西漢會要》和《東漢會要》,合稱為《兩漢會要》。該書共70卷。記述西漢時期典章制度的政書。體例基本仿照《唐會要》,按類排比《漢書》中的表、志、傳的有關典章制度記載。分為帝系、禮、樂、輿服、學校、運歷、祥異、職官、選舉、民政、食貨、兵、刑法、方域、蕃夷等15門。每門之下又分若干子目,共367子目。對《漢書》以外的資料采用很少,但檢索比較方便。如要查找西漢時期有關國史的情況,即可于該書第26卷《學校》門《國史》目中檢得:據《漢書 ·藝文志》記載,有陸賈所記《楚漢春秋》9篇,《高祖傳》13篇,《孝文傳》11篇,《太史公》130篇,馮商所續《太史公》7篇,《漢著記》190卷,《漢大年紀》5篇;又據《漢書·張蒼傳》有柱下方書一事;又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常屬有太史令丞之官;又據《漢書·司馬遷傳》記有司馬遷著《史記》一事等等。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班固書最稱博贍,于一代禮樂刑政,悉綜括其大端,而理密文繁,驟難得其體要。天麟為之區分別白,經緯本末,一一犁然,其詮次極為精審。惟所采只據本史,故于漢制之見于他書者,概不采掇,未免失之于隘。又如《輿服》門中,于司馬相如、揚雄諸賦鋪張揚厲之語,一概摘入,殊非事實,亦為有乖義例。然其貫串詳洽,實未有能過之者。昔人稱顏師古為《漢書》功臣,若天麟者固亦無愧斯目矣。”嘉定四年(1211)成書,曾具表進之于朝,有旨付尚書省藏之秘閣。通行版本有1955年中華書局據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原版重印本,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據清江蘇書局翻刻武英殿本為底本出版的標點本等。
上一篇:《蜀鑒》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西湖游覽志、西湖游覽志余》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