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鏘鏘,壽考不忘!
這是一首平淡的頌詩,主要是歌頌秦君的威嚴,祝他長壽。《詩經》毛傳說這是臣子勸戒秦襄公的詩,可是通觀全詩,根本沒有這類辭句;有的現代研究者將它看成情詩,似乎也證據不足。總之,從詩的格調來看,不過是一般的廟堂文學而巳。
詩的整體結構幾乎是按步就班地根據復沓分節歌的形式來寫的。首句點出君主到達的地點——終南山,詩人描寫了終南山上茂盛的林木,有條——山揪、有梅——楠樹、有紀——杞樹,有堂——棠樹。在以問句起興的詩句之后,詩人著力描繪了國君到來時的容飾,他身穿與其諸侯身份相稱的錦衣狐裘,衣服上繡著黑色與青色相間的顯形花紋,身上的佩玉發出鏗鏘的撞擊聲。服飾的與眾不同固然顯示君主的高貴,但這種描寫畢竟顯得司空見慣,呆板滯重。也許是君主不經常到終南山來,因此,他的到來使當地官員感到吃驚、興奮,也許我們可以認為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地方官員中的一員,那么,在這些極滯凝重的詩句中,對國君容貌的描寫最生動地表露了官員們那種受它寵驚的心情,這些描寫也是使這首落入常套的頌歌靈動起來,異于其他同類詩篇的點睛之筆。秦君紅光滿面,“渥丹”一詞使他威武健壯的神態躍然紙上,渥是潤澤豐厚的意思。緊接著就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贊嘆,這就是我們的國君呀!地方官員們興奮、敬慕的心情呼之欲出。由于這些描寫的鋪墊才使得最后的祝福:“壽考不忘”顯得順理成章。“忘”字毛傳作“士”,比較可取,此句也就是萬壽無疆的意思。
上一篇:《簡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維天之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