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九年(793)進士。為禮部員外郎時,因政治集團斗爭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十年后調任柳州(今屬廣西)刺史,卒于任上。世稱“柳柳州”“柳河東”。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齊名。詩歌風格與韓愈不同,較為含蓄深沉。有詩文集傳世。蓑笠:遮雨雪的用具。
入選理由:
圖畫鮮明而有深刻的主題思想寄托的詩。
詩詞賞析 小詩很可能作于作者初貶永州不久,很可能是虛構的內容,真實生活中沒有這樣一個“獨釣寒江雪”的人,只是作者的意念而已,是他自己說的“雖萬受擯斥,不更乎其內”的精神外化圖景。他被貶之時,心情極度苦悶,但性情又“倨野不能摧折”。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說他很早就顯示了超人的才華,結果二十一歲就中進士,又連中博學鴻詞科,可謂少年得志,一帆風順。但幾年之后就遭遇人生挫折,貶到遠方,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他沒有過錯,無辜受此重創,怎么也想不通;他困惑,又難以心平,為人性格又較內斂,于是便用文學的方式來宣泄郁悶。本篇是圖解意念,主題先行的作品。為了突出他的不滿和孤獨抗爭的思想,就虛構了獨釣人物和場景,事實上那場景中除了獨釣者外就是白茫茫的天地,一無所有。白茫茫的天地之間一點生氣也沒有,這正象征著他眼里的政治形勢。從常理講,垂釣是閑情逸趣的表現。在冰天雪地中垂釣,不是憤世嫉俗獨行卓立的人物,就是精神病患者。詩中的“孤舟蓑笠翁”就是詩人自己,凌寒冒雪象征松柏品性,無畏而不屈。不過作者用具體的形象來描述,寫得似乎真有這樣一個獨釣者一樣,不得不讓人嘆服他的構思和文學功力。另外,本篇是一首古絕,選擇“絕”“滅”“雪”入聲字押韻,有阻塞壓抑的發音感受,韻尾急迫而音節短促(入聲字有喉塞音韻尾),與嚴酷的現實,詩人內心的苦悶及不屈抗壓等內容十分和諧。
上一篇:《蘇 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杜 牧·泊秦淮》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