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簡介|介紹|概況
組詩名。東晉陶淵明作。其第十九首云:“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遂盡介然分,終死歸田里。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由于對這幾句詩的理解不同,所以關于這組詩的寫作時間,歷來說法不一。宋湯漢注說:“‘亭亭復一紀’,彭澤之歸在義熙元年乙巳,此曰‘復一紀’,則賦此《飲酒》詩當是義熙十二三年間。”(湯漢注《陶靖節先生詩》卷三)明何孟春注說:“陶公以癸巳為州祭酒,是而立年也。庚子參鎮軍事,乙巳參建威軍、為彭澤令而歸,距癸巳年,正當一紀。此詩正此時作,舊注非也。前詩‘行行向不惑’,亦是謂四十時耳。”(何孟春《陶淵明集注》)今人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說:“據詩中‘行行向不惑(四十歲為不惑之年)’和‘是時向立年(三十歲為而立之年)……拂衣歸田里。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十二年為一紀)’的話看來,似當是四十一、二歲時,義熙元、二年(405、406)之作。”周振甫《談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說:“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據逯欽立《陶淵明集》校注,是陶淵明三十九歲時作。根據第十九首說‘學仕’在‘向立年’,即二十九歲去作官,到‘歸田’‘復一紀’,即歸田后到今已是十年,是三十九歲。又第十六首‘行行向不惑’,也指三十九歲。”(見《中學語文教學》1984年11期)唐滿先《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作于何時》一文說:“‘是時向立年’,指‘投耒去學仕’時接近而立之年,即指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擔任江州祭酒。‘拂衣歸田里’,指四十一歲時辭彭澤令歸隱田園。‘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這兩句緊接‘拂衣歸田里’而言,指從歸田到寫這組詩時經過了漫長的十二年(一紀)。因此,這組詩應是作者五十三歲時所作。”(見《九江師專學報》1985年1—2期)現在一般認為,這組詩當作于晉安帝義熙二年(406),即作者四十二歲時。詩中多借飲酒抒寫情懷,寄托感慨,內容比較廣泛。元劉履《選詩補注》卷五說:“靖節退歸之后,世變日甚,故每每得酒,飲必盡醉,賦詩以自娛。此昌黎韓氏所謂‘有托而逃焉’者也。”清陶必銓《萸江詩話》說:“此二十首,當是晉、宋易代之際,借飲酒以寓言。驟讀之不覺,深求其意,莫不中有寄托。”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四說:“此二十首篇篇具奇恉曠趣,名理名言,非常恣肆,皆道腴也。”薛雪《一瓢詩話》說:“陶征士《飲酒》,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真有‘絳云在霄,舒卷自由’之致。”
上一篇:《風賦》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飲馬長城窟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