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實紀》的主要內容,《練兵實紀》導讀
《練兵實紀》是專門論述練兵的古代兵書。明戚繼光 (見“紀效新書”)撰,成書于明隆慶五年 (1571),現存于世的較早的版本有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和明天啟二年(1622)刻本。清以后版本較多,如清嘉慶、道光、咸豐年間均有刊本、光緒乙未年(1895)上海醉經樓石印本、京都琉璃廠活字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本、《瓶華書屋》本、《四庫全書》本、《三書寶鑒》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國民軍事叢書》本等,加上與《紀效新書》合刊本,計達30余種。
戚繼光不僅身經百戰,有豐富的帶兵作戰經驗,而且具有較高的軍事理論修養。該書是他在薊州期間,研究古代兵法與練兵的實踐經驗相結合的結晶。
《練兵實紀》分正集9卷,雜集6卷。正集卷1《練伍法》,計43條,主要論述步、騎、車、炮、輜各兵種的隊列訓練;卷2《練膽氣》,計43條,分別對將、卒進行愛兵、報國、遵紀、苦練、聽令和勇敢等方面的教育;卷3《練耳目》,計16條,主要講如何訓練士卒辨別并掌握金鼓旗幟等各種指揮信號;卷4《練手足》,計20條,主要論述士卒的單兵攻防訓練,使之適應實戰的要求。卷5至卷8均為《練營陣》合計95條,分別闡述了營陣操練中有關場操、行營、野營、戰約4個部分的內容。卷9《練將》計26條,雜集卷1、卷2《儲將通論上、下》 (有的版本作《儲練通論》)、卷3《將官到任寶鑒》、卷4《登壇口授》主要論述軍官的訓練和儲備;卷5《軍器制解》重點論述研制、改進火器的使用和維護; 卷6《車步騎營陣解》主要講車、步、騎、炮、輜各兵種的協同戰術。全書約10萬字,附各種陣形、旌旗號牌式樣及各種器械或徒手武術套路等的插圖約60幅。其中《登壇口授》為戚繼光講授,由東、西路副總兵官胡守仁、李超輯錄而成。
該書特點與《紀效新書》一樣,唯求實用?!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繼光初到 (薊)鎮,疏有云: ‘美觀則不實用,實用則不美觀。’此書標曰 ‘實紀’,征實用也?!鼻邋X熙祚《墨海金壺·練兵實紀跋》說:該書“與《紀效新書》同異參半。蓋倭寇烏合之眾,得其節制,易于殲除;備邊則勁敵當前,非百倍精嚴,未易言守。事情既別,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詳且慎?!笨梢姡摃饕轻槍Ρ狈缴降胤绖眨凇都o效新書》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練兵練將及用兵作戰的方略。如該書強調積極防御的戰略認為,面對蒙古貴族騎兵的騷擾,須“有戰之勢,而后可期固守之安”。(《登壇口授》)在戰術原則上,主張運用優勢兵力作戰,打有準備之仗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部隊進行嚴格訓練,一切從實戰出發,反對在訓練中搞形式主義的花架子,同時還要培養士卒吃苦耐勞、團結一心、奮勇殺敵的精神風貌。該書大部分講士卒的訓練,所述訓練內容,既有古代流傳下來的,又有戚繼光總結戰爭經驗后修改或創造出來的。有關練將的論述,是該書最有價值的內容。在書中,作者倡導開辦武學館,先學文、次習武,再到軍中去操練士卒,然后隨軍出征,根據真戰實效量才擢用。這樣就可以培養出德才兼備、文武雙全、具有真才實學的軍事指揮人員。該書尤其強調將領必須自覺地加強品德和軍事修養,要求將領做到正心術、立志向、明生死、辨利害、做好人、堅操守、寬度量、尚謙德,不為聲色害、貨利害、剛愎害、勝人害、逢迎害、萎靡害、功名害,要惜官箴,勤職業、辨效法、習兵法、習武藝、正名分、愛士卒、教士卒、明恩威、嚴節制、明保障,使之成為品學才識兼優的良將。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云: “今以此書考其 (戚繼光)守邊事跡,無不相符,非泛摘韜略常談者比?!币虼?,該書是研究明代軍事史、兵制史、兵器史和武術史的重要文獻。書中記載的許多練兵形式,在今天已不適用。其中還有不少封建糟粕,如宣揚將領“本命沖克”等。曾國藩曾利用該書作為培養、訓練反動武裝的指導書。蔣介石也多次引用該書來訓導部下。盡管如此,《練兵實紀》的某些治軍原則及作者的務實精神,仍值得我們借鑒。抗戰時期,八路軍軍政雜志社曾將該書第9卷《練將》和另一些關于練將的論述,輯錄成《戚繼光治兵語錄》一書,在延安出版發行。近年來,發表的研究論著有王兆春《從〈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看戚繼光對古代軍事學的貢獻》 ( 《空軍政治學院學報(增刊)》 1987年第3期)、鄒經 《 〈紀效新書〉 〈練兵實紀〉 總說》 (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 等。
上一篇:《納蘭詞》的主要內容,《納蘭詞》導讀
下一篇:《綴白裘》的主要內容,《綴白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