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樂府》五十首之三十。作者自注說:“傷農夫之困也。”今人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元和四年暮春,京畿實有苦旱之事。……知樂天此篇:‘三月無雨旱風起’一語,實非詩人泛寫,而此篇之作,蓋亦因此而有所感觸也。”今人蘇仲翔《元白詩選注》:“《通鑒·唐紀·憲宗紀》:‘(元和四年)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學士李絳、白居易上言,以為欲令實惠及人,無如減其租稅。’白氏《賀雨詩》云:‘皇帝嗣寶歷,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懼歲成災兇。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皆指此事。”今人王汝弼《白居易選集》:“這首詩揭露地方官明知廣大農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隱情不報;繼續橫征暴斂,市寵邀功;以及皇帝假仁假義,一直等到百姓繳完租稅,才下詔豁免的偽善伎倆。用意深刻,措詞激烈,充分表達了廣大人民的憤怨。佐證是《資治通鑒·唐紀·德宗紀》有這樣一段記載:‘上(德宗李適)畋于新店,入民趙光奇家,問:“百姓樂乎?”對曰:“不樂。”上曰:“今歲頗稔,何為不樂?”對曰:“詔令不信。前云:兩稅之外,悉無他徭。今非稅而誅求者,殆過于稅;每有詔書優恤,徒空文耳!”’詩人秉筆,與史官實錄,若合符節。”今人霍松林《白居易詩譯析》:“在禾穗青干、麥苗黃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現出兩個頗有戲劇性的場面;一個是,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災民們‘典桑賣地納官租’;接著的一個是,在‘十家租稅九家畢’之后,里胥才宣布免租的‘德音’,讓災民們感謝皇帝的恩德。……事實上,每當災情嚴重的時候,朝廷頒布一個豁免賦稅的官樣文章;而地方官仍然急斂暴征,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征收賦稅的任務,向朝廷請功:這是統治者慣演的雙簧戲。在唐代,白居易揭穿了這種雙簧戲,蘇軾曾向皇帝指出:‘四方皆有“黃紙放而白紙收”之語。’(《東坡集》卷二十八《應詔言四事狀》)在宋代,‘黃紙’是皇帝的詔書,‘白紙’是縣官的公文。黃紙放而白紙收,就是朝廷免租,而地方官照樣收租。此后,范成大在《后催租行》里所寫的‘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朱繼芳在《農桑》里所寫的‘淡黃竹紙說蠲逋,白紙仍科不稼租’,都是這種雙簧戲。”據史籍記載,元和三年(808)冬到四年春,京畿大旱,白居易曾和李絳聯名奏請憲宗,免除農民的租稅。憲宗雖然頒布免稅的命令,但地方官吏依舊急斂暴征,農民們沒有得到絲毫實惠。此詩即以此背景,揭露批判了封建統治機構的腐朽性及其虛偽性,特別是對具體執行行政命令的貪官污吏,毫不留情地加以斥責,表現了強烈的義憤。采用第一人稱,農民的口氣,痛斥貪官污吏,不僅表現了鮮明的愛憎,而且讀者感到逼真、親切。把貪官污吏比作豺狼,貼切、生動;“十家租稅九家畢”之后才讓里胥“手持敕牒牓鄉村”,諷刺性很強;語言淺切易懂,通俗如話。
上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歐陽生哀辭》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