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衛(wèi)風》篇名。《毛詩序》說:“《有狐》,刺時也。衛(wèi)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古者國有兇荒,則殺禮而多昏,會男女之無家者,所以育人民也。”宋朱熹《詩集傳》:“國亂民散,喪其妃耦。有寡婦見鰥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獨行而憂其無裳也。”明豐坊《子貢詩傳》:“國亂民貧,君子傷之,賦《有狐》。”清姚際恒《詩經通論》:“此詩是婦人以夫從役于外,而憂其無衣之作。自小序以‘刺時’解,悉不可用。”近人吳闿生《詩義會通》:“鄙意‘有狐綏綏’,喻狄之入衛(wèi)。‘之子無裳’,喻戴、文初立,資用之不給也。”高亨《詩經今注》:“貧苦的婦人看到剝削者穿著華貴衣裳,在水邊逍遙散步,而自己的丈夫光著身子在田野勞動,滿懷憂憤,因作此詩。”袁梅《詩經譯注》:“一個年輕的寡婦愛上了一個青年,想嫁給他,但又被舊禮俗所束縛,難以如愿,使她愁苦不已。”陳子展《詩經直解》:“《有狐》,民間曠男怨女之作。作者用女人語氣,疑為男子嘲弄女人之詞,當采自歌謠。”孫作云《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詩經戀歌發(fā)微》:“這首歌是女子所唱,她把她想親近的那位男子比作小狐貍。她說:小狐貍兒,你在淇水岸上徘徊什么呢?我心里正為你發(fā)愁,沒有人給你縫衣裳呢!言外之意,我能給你縫衣裳呢!一種妞妮作態(tài)之狀,宛如在目。”這是一首表現民間曠男怨女的詩。該詩婉轉含蓄,富于形象性。
上一篇:《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