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簡介|介紹|概況
詩篇名。南朝齊謝朓作。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卷四十七評此詩說:“首聯可作用事之法。次聯三山在金陵西,故向晚而西頹之日轉明也。”張玉穀《古詩賞析》卷十八說:“此因望京師而思歸之詩。若泥定望京,后半便難索望。”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七說:“起二句為一段,借賓陪起。……‘白日’六句,正寫京邑題,而興象華妙,千古如新。‘去矣’以下,述懷歸之情,雖仕大郡,而志切懷歸,亦徒作雅言耳。以為不得志而然與?高懷而然與?厭濁世亂邦而欲去之與?若仕承平盛時,則足以基讒禍也。”關于此詩中“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二句,曾有不同的解釋。清吳淇《六朝選詩定論》說:“然此地(指三山)雖非京邑,景亦頗佳。即有宣城之行,只得且為遲留。但信美非吾土,故以懷鄉之故而歡宴為之罷也。”今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說:“這兩句說京邑雖好,可是自己將要離開它而在外久留。而我是多么想念那停止了的故鄉舊館的歡宴生活。”此詩是謝朓詩中的名篇。寫春天的傍晚,詩人登臨三山所見京都建康及其郊野的絢麗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思鄉之情。全詩寫景形象生動,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和諧完美。語言清新流麗,對句多而工整。詩中“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歷來稱為名句。
上一篇:《明月何皎皎》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有狐》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