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戰國策·楚策四》。以首句名篇。有些選本作《不死之藥》。宋鮑彪說:“此謾上,乃不可不殺。荊王赦之,以不能答之也。于答是也何有?謁者曰‘可食’,非謂‘汝可食’也。藥之能不死者,平人耳,非能使刑者不死。且人以獻王,何與汝?而問之,是安得無罪也。”(上海古籍社《戰國策》匯注引)元吳師道《戰國策校注補正》說:“正曰:人獻藥于王,奪而食之,固不得為無罪,而罪不至于死者。世豈有不死之藥哉?明臣之欺王,此士之欲以悟王也,其志則忠矣。鮑(彪)謂不可不殺,悖哉!補曰:自齊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三神山而方士盛,楚臣有獻不死之藥者,知當時此術蔓延浸淫,不獨燕、齊然也。屈平《遠游》之篇曰:‘一氣孔神兮于中夜行,虛以待之兮無為之先’。長生久視之方,無以易此。惜乎楚王之不知也。此《策》時亦無考。”今人繆文遠《戰國策考辨》說:“此《策》不論置于楚何王之時均可,其辭羌無故實,當系依托,若信為實有其事,則誣矣。”此文寫有人向楚王進獻長生不死之藥,負責宮中保衛的中射之士,以出人意料的方法,揭露了“不死之藥”的欺騙性,嘲弄了楚王的愚昧。記事簡潔生動,人物的語言極富有個性化。讀后,中射之士的機敏、辯智和楚王愚蠢、昏聵的形象,如聳目前。
上一篇:《有狐》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李姬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