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馬丁·路德
如果找不出圣經的道理或無可辯駁的理由使我折服……那么,我不能夠,也不愿收回我說過的任何一句話,因為基督徒是不能說違心之言的。這就是我的立場。
【演講詞】
我只不過是個凡夫俗子,我不是上帝,因此,我要像耶穌那樣為自己辯護。他曾說:“如果我說了什么有罪的話,請拿出證據來指證我。”我是一個卑微、無足輕重、易犯錯誤的人,除了要求敵人提出所有可能反對我教義的證據來,我還能要求什么呢?
至尊的皇帝陛下,各位顯赫的親王,聽我說話的一切高低貴賤人士,我請求你們看在慈悲上帝的份上,用先知和使徒的話來證明我錯了。只要你們能使我折服,我就會公開承認我所有的錯誤,首先親手將我寫的文章付之一炬。
我剛才的說話清楚地表明,對于我處境的危險,我曾仔細權衡輕重、深思熟慮;可是我不但沒有被這些危險嚇倒,相反,極欣慰地看到今天基督的福音仍如古代一樣,引起了動蕩與紛爭。這是上帝福音的特質,注定如此。耶穌基督曾說:“我到世上,不是送來和平而是送來刀劍。”天意神妙而可敬可畏。我們應當謹慎,以免因制止爭論而觸犯上帝的圣誡,引來不能解脫的危險、當前的災難以至永遠的毀滅。……我們應當謹慎,使上天保佑我們高貴的少主查理皇帝不僅開始治國,且國祚綿長。我們對他的希望僅次于上帝。我愿引用神喻中的例子。我要說古埃及的法老王、巴比倫諸王和以色列諸王。他們外貌明智,想建立自己的權勢,結果成為滅亡的主因。
我這樣說,并不表示各位高貴的親王需要聽取我粗淺的判斷。我這樣做,是出自我對德國的責任感。國家有權期望自己的兒女盡公民的責任。因此我來到陛下和各位殿下尊前,謙卑地懇求你們禁止我的敵人因仇恨而將我不該受的憤怒之情傾瀉于我。
既然至尊的皇帝陛下、諸位親王殿下要求我簡單明白、直截了當地回答,我遵命作答如下:我不能向教皇或議會屈從,放棄我的信仰,理由是他們錯誤百出、自相矛盾的情形有如昭昭天日般明顯。如果找不出圣經的道理或無可辯駁的理由使我折服,不能用我適才引述的圣經文句令我滿意信服,無法用福音或圣經改變我的判斷,那么,我不能夠,也不愿收回我說過的任何一句話,因為基督徒是不能說違心之言的。這就是我的立場,我沒有別的話可說了。愿上帝保佑我,阿們。
【鑒賞】
16世紀,歐洲燃起了一場宗教改革的燎原大火,馬丁·路德就是這場大火的點火人。
宗教改革的導火線是1517年羅馬教廷在德國進行贖罪券買賣。這次販賣贖罪券名義上是為修繕羅馬圣彼得大教堂而頒發的,實際上卻是主教阿爾伯特為償還債務而與教皇利奧十世勾結進行的聚斂錢財的活動。奉教皇之命前往德國兜售贖罪券的多明我會修士臺策爾宣稱,錢幣叮當一聲落銀庫,靈魂立即出煉獄飛入天堂。這種欺騙的手段,激起了路德的極大義憤。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維滕貝格大教堂門口貼出關于贖罪券的功效的《九十五條論綱》,否定教皇對煉獄有赦罪的權力,要求公開辯論贖罪券問題。“論綱”迅速傳遍整個德國,宗教改革運動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1520年8—10月間,馬丁·路德發表了《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于巴比倫》和《基督徒的自由》等三篇重要論著,闡述了其“因信稱義”和建立“廉儉教會”等宗教改革的主張。同年12月,路德在市民的支持下,當眾燒毀教皇的詔書。被激怒的教皇于1521年1月3日,公布絕罰令,開除路德教籍,還力促德皇查理五世懲辦路德。1521年4月17—26日,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召開帝國議會,要給路德定罪。路德不顧危險,毅然前往。他表示,即使沃爾姆斯的魔鬼多如房頂上的瓦片,他也還是要坦然進去。本篇演講詞就是馬丁·路德在沃爾姆斯帝國議會受審時的講話。
馬丁·路德在演講中,表達了他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他強調:“我這樣做,是出自我對德國的責任感。”16世紀初,德國處于皇權衰弱、政治四分五裂的狀況,因而成為羅馬教廷最大的掠奪對象,被人稱為“教皇的奶牛”。路德對此痛心疾首,他希望驅逐羅馬教廷在德國的政治和經濟勢力,建立不受羅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會,實現民族獨立。正是這種對德意志民族的強烈責任感,促使他走向了與羅馬教皇決裂的道路。同樣也是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下,在這次演講之后,路德躲進薩克森選侯的瓦德堡,從事翻譯圣經的工作,對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路德把民族獨立的希望寄托在德意志皇帝和諸侯身上。他在演講中說到,對查理皇帝的希望僅次于上帝,祝愿他不僅開始治國,且國祚綿長。在羅馬教廷與德意志民族的沖突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正在成長中的德國市民階級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情況下,路德抱有這種希望是可以理解的。
路德強調圣經的神圣權威,否定教皇的權威。在他看來,教皇、教階制度和教律都是人為的產物,沒有圣經的依據。他在演講中堅定地表示:不向教皇或議會屈從,如果找不出圣經的道理使他折服,他堅持己見,決不反悔!這對于長期處于羅馬天主教會神權統治下的歐洲人來說,無疑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路德敢于公開向教皇的權威挑戰,在當時是需要非凡勇氣的。路德深知,他面臨的可能是和胡斯同樣的死于非命的危險,但他向出席沃爾姆斯帝國議會的議員鄭重宣布,他不會被這些危險嚇倒。他引用基督的話說:“我到世上,不是送來和平而是送來刀劍。”這充分體現了他與羅馬教廷進行斗爭的堅強決心。
路德的這篇演講感情真摯,語鋒犀利,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為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戰斗檄文。“這就是我的立場”的宣言響徹歐洲,激勵著人們為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而奮斗。
上一篇:布瓊尼《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周年慶祝會上的演說》
下一篇:弗拉基米爾·普京《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