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花船》簡介|鑒賞
題“西泠狂者筆”, “素星道人評”。據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日本倉石武四郎藏刊本三卷十二回,每卷演一個故事,有圖,正文半頁8行,行18字。另有十八回刊本,演兩個故事,半頁8行,行24字。兩本有“己亥冬月郎人”序,孫楷第、柳存仁皆疑“己亥”為清順治十六年(1695)。英國倫敦博物館藏一抄本,首“新刻小說載花船總目”,亦題“西泠狂者筆”、 “素星道人評”。僅四回。據柳存仁介紹入藏時間是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臺灣天一出版社1985年“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之《載花船》即據此抄本。
抄本故事敘武則天篡位后,更國號曰周,改元天圣,日與張宗昌、張易之、薛懷義等淫媾后宮,殘棄國政。其侄武三思與來俊臣、周興等佞臣,助紂為虐,以致正士斂跡,亂臣滿朝。中書舍人尹某上本彈劾薛懷義等橫亂朝廷,武后大怒,命來俊臣拿勘。尹自思孱弱身軀,難當酷刑,遂投繯而死。其女若蘭被沒入宮中,妻子流離歸里。若蘭秉性聰明,又喜文墨,琴棋染翰,皆最精巧,容貌之美,六宮無比。武則天知若蘭才藝優長,另眼看待,常至若蘭室中談詩講賦,弈棋消遣,乃至要其代批奏疏,被譽為“女學士”。武則天雖尊居九五,權專生殺,卻思窮歡極欲,常想男女媾合之樂。因遣若蘭裝監巡視,名曰“征聘賢能”,實為“選龜”,擇選精壯男人進宮,供武后淫縱。
若蘭不敢違旨,乃改服喬裝,扮作內監。武后賜若蘭為尹進賢,給敕一道,總督天下兵馬、錢谷、鹽鐵、屯漕、學校、水利等事;兼訪隱逸遺賢、募招技勇,并賜尚方劍,先斬后奏。又撥小監四十人跟隨,攜帶女婢鸞仙等四名貼身伏侍。若蘭出朝,改稱尹監,巡行八府二十一州九十五縣,一路抑制豪強,執法嚴明,頗得“清正”之聲。然迫于武后催逼,只好擇選“少年而美豐標,其鼻且高聳隆厚者”百十多人,進呈宮中。武后先以宮娥試之,無一人入選,遂發回原籍;并密傳敕諭與尹監,責其所進男子有失“朕之至望”,命其盡力訪取“一二極品,星火禮送進御”, “倘再濡遲,罪有攸歸”。尹監接敕,徬徨無措。那些發回少年,兩兩三三,傳將開去,武后之差尹監,實為選龜。致有輕薄子弟作曲嘲戲道: “語兒曹,龜身養大勝似讀書高。”傳入若蘭耳內,使之甚感羞愧。
若蘭因在陜西遭這場沒趣,便即日發牌出行,巡視河南地方。一日在衛輝府文廟行香,只見路旁人叢中站著五六條長大兇頑漢子,將一條鐵鏈鎖著男女二人:男的年青貌秀,似非下流;那女的淚痕滿面,雙眉緊皺,正在妙齡,面顏嬌媚可愛。經詢問始知,男的叫聞人杰,是個書生,女的秦氏,現年二十二歲,系七十六歲老漢鄔瑰繼娶之妻。兩人因通奸被地方保正副查仁等私刑受辱。若蘭對聞、秦、鄔三人各數落一番,將六條兇漢各打四十,代秦氏償還老漢聘禮三十余金,并準聞人杰與秦氏結為夫婦,二人叩首謝恩而去。又過數月,巡抵建康,接武后詔書,責其領旨經年, “一無選舉”,如再稽延,即將“加等坐罪”。尹監知武后怒己,慌急無措,遂厚禮贈送來使,并草伏罪表章,請求寬限時日。
時建康城中僑寓一個才子,姓于名楚字粲生,云間人氏,系高宗朝秘書少監于南之子,敏慧多才,博通經傳,為鄉紳所重,屢疏薦舉。然粲生立志堅貞,不屑身侍武則天,因避有人纏擾,遂收拾行李來到建康,鄉紳勸粲生往見尹監。粲生始則鄙視尹監乃閹臣之流,推托不允,繼而聽說尹監頗工吟詠,且人品秀麗,遂欣然拜謁。若蘭請至后堂相見,粲生深訝尹監宛然仙子,不似閹奴,若蘭也喜粲生面龐俊雅,舉止優閑。彼此關情,兩下留意。若蘭設席款待,二人舉杯對酌,談笑詼諧,相互傾慕,并留粲生住在衙中。此后無日不讓酒會文,吟詩作賦,兩情歡洽,四目迷戀,待若蘭現出女身后,終暗結夫婦。為避武后迫害,若蘭乃托言私行察訪,騙過小監,棄官潛逃,隱居于臨安西子湖畔北山僻處一精舍中。
衙中小監候過月余不見尹監回署理事,便飛報各處衙門,一面起身進朝奏圣候旨,建康各官亦會本奏聞。武后得知若蘭潛逃,即差內監牛晉卿等一十二員分巡各郡,密拿若蘭。結果若蘭被太監呂德捕獲,裝入囚車,押解進京。途經吳縣,縣尹聞人杰看罷行牌,大驚失色。原來聞人杰自被若蘭解救后苦心攻讀,得以明經及第,選授今職。他急忙說與夫人秦氏,并定下計策,密帶仆從二十余人,暗伏太湖港內,乘夜劫走官船,救出若蘭,粲生,藏入私衙。
二年以后,聞人杰被升為諫議大夫,遂擇吉起程赴京。也把粲生、若蘭混在家眷里面,一同入京。后狄仁杰等迎中宗復位,武則天退避,朝中武氏黨羽,盡受刑誅。中宗大赦天下,內外大小官員或經謫降,悉予起用;各郡內監,盡撤回都。若蘭聞赦與粲生商酌,辭回云間,歸寧父母。
聞人杰進都朝君,寫表力薦粲生才堪大用,中宗準奏召粲生。若蘭阻丈夫不要應命,粲生亦性甘泉石,辭而不就。然粲生父故秘書少監于南力勸催促,粲生無奈,攜著家小赴京,又草本面圣辭官。奏章為武三思所見,乃矯詔宣若蘭入宮,又密差武士迎于中途,詐稱圣旨云: “假女為男,助后淫縱,罪在必誅,密拿至社壇處決?!睂崉t搶入衙中,意欲行奸。若蘭抵死不從。時武三思署內有一姬李氏,系武后時壽州刺史駱仁恕之妻,為武三思看中,把駱刺史羅織逆黨,處以極刑,強占為妾,但李氏無時不念前夫。見三思搶回若蘭,貞烈不受污辱,深表同情,遂由若蘭寫下密書,言明被害真相,托李氏差人送與已為當朝仆射的狄仁杰。狄看了來書,立即備馬前往東宮謁見太子,歷數武三思罪行。太子即召禁軍殺入武衙,概行抄沒。武三思赤身裸體,措手不及,被太子斬為肉泥,救出若蘭。若蘭對狄仁杰說明李氏之冤,也予釋放寧家。次日兩班文武官員,共彈武三思罪狀,力保太子。中宗赦太子罪。把武三思家中婦幼發入教坊承應,男子俱流配煙瘴遠惡地方,補粲生為弘文館檢討。粲生奉旨赴任之后,甚蒙中宗優渥,直做到劍南節度使。若蘭共生四子,甲第聯綿,夫婦共享用終身。
道光十八年(1838)江蘇按察使、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巡撫等設局查禁淫詞小說,所開書目中均有本書,后同治七年(1868)江蘇巡撫丁日昌查禁淫詞小說,本書也在“應禁書目”。
目 次(據天一出版社影印抄本):
第 一 回 女天子宮禁談龜 尹若蘭裝監選賢
第 二 回 妙太監審奸匹配 美才子中選情濃
第 三 回 貪龍陽喜盟佳偶 計酬恩吳縣劫犯
第 四 回 因薦舉圖嬌假旨 惡貫盈誅奸重圓
上一篇:《貪歡報(歡喜冤家)》簡介|鑒賞
下一篇:《近十年之怪現狀》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