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嶠娶婦*》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見于《世說新語》卷下《假譎》門。
本篇寫了一出頗有風趣的生活喜劇。溫嶠有意娶自己的表妹,但不好明說,便誆騙族姑母,言已代為覓得佳婿,并送去一座玉鏡臺作為聘禮。其實,表妹對溫嶠早已垂青,也猜到他是為自己擇聘。所以成婚時,她一看果如自己所料,不由拍手大笑。這段風流佳話在后世廣泛流傳,元代關漢卿的《溫太真玉鏡臺》雜劇和明代朱鼎的《玉鏡臺記》傳奇,都取材于此。
《世說新語》中,把本篇列入《假譎》門。事實上溫嶠的“騙婚”,主要表現了聰明機智,而不是弄虛作假。他在送聘禮前,先探明了族姑母擇婿的條件,得知只要有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族姑母就十分滿意;這才回報族姑母: “已覓得婚處,門第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嶠。”這段話語意雙關,不只把自己所具備的條件作了老老實實的介紹,還隱約透露出了“自婚”的真意。所以,溫嶠的行為一點也不顯出狡詐、油滑,相反表現了他巧于心計又通達情理的性格,同時也使人感到他對表妹的一往情深。而他的表妹也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女子,她明知就里,卻不動聲色。直到成婚時,才不顧封建禮法的約束, “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 ‘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這段描寫,繪聲繪色,巧畫出了一個姿慧皆佳的少女為自己善于識人而高興的天真形象,尤其是“老奴(老東西)”這個昵稱,把她對溫嶠由衷愛慕的心情完全宣泄出來了。應該說,這則故事生動地譜寫了一曲有情人巧成眷屬的贊歌。
本篇比較完整地記述了一次婚娶的始末,事件比較單一,但絕無看頭知尾、一覽無余的缺陷。作者雖然一開始就點明“公密有自婚意”,但在溫嶠與其族姑母議婚的過程中,時而巧言試探,時而假言藏真,半隱半露,撲朔迷離,使讀者半明半暗,對溫嶠能否成功半信半疑,懸念猶存,這就增強了情節的戲劇性。直到行過婚禮,溫嶠的表妹“撫掌大笑”之后,懸念盡解,引出大喜的結局,給讀者帶來了無盡的回味情思,同時也突現了人物的性格。故事中出現的玉鏡臺,作為溫嶠送的聘禮,在情節發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后世小說戲曲中,常以一信物維系姻緣,此類關目當肇始于此。
上一篇:《清風閘》簡介|鑒賞
下一篇:《滑稽生》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