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蕭綱
情無所治,志無所求。不懷傷而忽恨,無驚猜而自愁。玩飛花之入戶,看斜暉之度寮。雖復五觴浮碗,趙瑟含嬌,未足以祛斯耿耿,息此長謠。
——《梁簡文帝集》
我們常說“閑愁最苦”,其實真正領略閑愁的人并不多。譬如唱出這四個字的辛棄疾,乃是慨于志不得伸,絕非“志無所求”。再如辛棄疾的同鄉前輩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明言愁在相思,當然是“情‘有’所治”了。至于《西廂記》崔鶯鶯的“閑愁萬種”,那是少女的思春,愁的也有緣由。總之,這些閑愁就像獄中人一樣,亦閑亦愁,但這愁并非因閑而生。這篇《序愁賦》所詠的才是道地的閑愁。
心滿意足,有愿必償,要什么有什么,說什么是什么,一個人到了這地步也就真正閑起來了。“五觴浮碗”,各種美酒佳肴供你享用;“趙瑟含嬌”,無數歌姬舞妓供你取樂。盡管如此,卻難以掃除內心深處的嘆息。看見飄進門內的落花會癡癡地玩弄一陣,看見射進小窗的斜暉會呆呆地默視半晌。所以如此,窮極無聊。沒有憂傷,沒有疑慮,反而“忽恨”而“自愁”,根源即在于“情無所治,志無所求”,——愁是“閑”出來的。
這種閑愁,即使在當時也沒有絲毫可取之處;然而它是真實的。難得的是作者把這種難以名狀的情緒捕捉住了,而且表現得很入微。
上一篇:《巫山神女峰·〔南宋〕陸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座右銘·〔東漢〕崔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