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紀訓》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軼事小說集。陳良謨撰。三卷,今存明萬歷己卯許琳刻本、《寶顏堂秘笈》本、《續說郛》本、《五朝小說》本、 《叢書集成初編》本、《紀錄匯編》本等(除許琳刻本為三卷、 《紀錄匯編》本為二卷外,馀均一卷)。
書前作者自引稱,此書的撰寫原則是“無徵弗信, 近事易感”,這樣,作者便把志怪小說和歷史題材小說兩大類別,排除在外了。作者既不寫怪,又不寫古,那么必然是就近取材,選取周圍的人、事、物來寫。至于寫作目的,作者又說,要“警動其(讀者)心,而于為善去惡也,未必無小補云。”可見,作者是用宋明理學之綱常倫理和佛學之善惡有報的精神來勸善懲惡的?!皠裆啤崩珙伭恰班l之善人”年六十卻無子,后又病死,是善無善報嗎?不是的。 有一“君子”范醫官曰:“此人善人,且未有子,可死之耶?既死當復甦!”結果在為死尸沐浴時,發現顏六并未死, 以后又果生一子, (見卷上,此據二卷本),可見有善報。惡者呢?當然要受懲罰。如卷上寫一梅溪為富不仁者,作者判曰: “當有奇禍?!痹蚴?,過去此富人“貪吝可厭”,上天已不能容忍, “近聞漸驕橫,非速禍哉?”不久,果被人刺殺了。有些惡人,非但自家身死名裂,還要連累子孫。如云南定遠知縣,謀奪人財二萬金,結果“遍身生疽, 如團魚狀, 以手按之,首足俱動,痛徹骨髓,晝夜號呼,踰年而死”;他有五子七孫, “俱生此團魚疽,遂相繼死,止一孫僅免,今亦無置錐之地矣?!北救瞬⊥此?,子孫不是死,就是窮到極點,什么原因呢,就因為該縣官是個惡人。善人善報, 子孫發達;惡人惡報,禍及后裔,看來冥冥之中,也在實施蔭及子孫或株連九族等表示人間封建帝王權威的“法制”。
勸善與懲惡,勸善更重要。陳良謨認為要注意方法,不能生硬。卷上有一則寫道,施家二兄弟, 因分家產不和, “同邑溪亭嚴公,事兄如父,周卹保愛,無所不至。”嚴因嗚咽流涕對施家小弟說:
吾兄懦,吾正苦之,使得如令兄之力量, 可以盡奪吾之田去,吾復何憂。
說的全是反話,但接著“泣不已”,顯露出一片真情。施家兄弟經這一番勸誨,便知謙讓,兄弟復好。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除了要注意方法外,還要注重身教。
卷下還有幾則寓言,言簡意賅,新穎可誦。其中一則寫兩蛛網相連,大網破,如要補網,牽動起來,勢必毀掉小網,結果,大蜘蛛寧可不補破網。作者贊道:“仁哉,蛛也?!弊髡呦M藗兿嗵幰惨猩峒簭娜说木?。
本書少數故事對后世有些影響,如明后期凌濛初的《二刻拍案驚奇》中第15回入話“徽商救人得善報”故事,就是選取本書卷下的一則短篇而加以改寫的。
上一篇:《見聞搜玉》簡介|鑒賞
下一篇:《觚賸》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