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中晚唐詩叩彈集》新詩鑒賞
唐詩選本,十二卷,清杜詔、杜庭珠編選。
詔(1666~1736)字紫綸,江蘇省無錫人。清諸生,少從嚴繩孫、顧貞觀游,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南巡,詔獻《迎鸞詞》十二章,召試稱旨,特命供職內庭,五十一年欽賜進士,改為翰林院庶吉士,以終養告歸。庭珠字詒榖,秀水(浙江嘉興)人,禮部尚書杜臻之子。
編者認為《唐詩品匯》所選雖多,“然詳初盛而略中晚,中晚則詳貞元以前,而略元和以后”。并說:“詩有正有變,正唯一格,變出多岐。觀其盡態以極妍,勢必兼收而并采。”所以這個選本由白居易開端,不選元和以前的作品。編者這種態度是受到清初錢謙益論詩強調性情才調的影響,所以盡管編者也肯定“《品匯》以渾成含蓄為宗”的正確性,但他們選詩則以“才調風情”為主。這符合中晚唐詩歌創作實際。書中以白居易開端,選其詩也最多,達一百三十首。并說:“唐人至白香山獨辟杼機,擺脫羈紲,于諸家中最為浩瀚,比之少陵,一則泰山喬岳;一則長江大河,憂樂不同而天真爛漫,未嘗不同也;難易不一,而沉著痛快,未嘗不一也。”白居易詩一向被視為“淺”“薄”“俗”“濫”,杜詔做出如此高的評價,這在封建時代是不多的(后來乾隆皇帝作詩學白居易,對白居易的評價才有所提高)。他的具有強烈控拆性的新樂府如《賣炭翁》《杜陵叟》《繚綾》都被選入,另外書中選取的愛情詩占的比重也很大。
全書共錄詩一千八百余首,作者三十七人,除白居易外以選李商隱、溫庭筠、王建、李賀、杜牧、許渾等人作品為多。諸人皆系以小傳,詩后、卷末也時附評語,以杜庭珠評為多,其訓釋考證也不乏可取之處。陸機《文賦》中有“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的句子,此集名取義于此。
有清康熙“采山亭”刊本,北京中國書店1984年據此本影印。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詩評選》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漫堂說詩》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