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定伯*》簡介|鑒賞
志怪小說。見《列異傳》。《太平廣記》、《太平御覽》等類書中有征引。 《搜神記》卷十六亦收有此篇,文字略有改動,“宗定伯”作“宋定伯”。
這是一則著名的不怕鬼的故事。顯系民間傳說,具有清新樸實的特色。作者通過宗定伯逢鬼、識鬼、捉鬼的經(jīng)過,描述了一個頗具興味的故事。篇幅雖短,但情節(jié)完整,內(nèi)容別致,含意深遠。如寫宗定伯與鬼夜間相逢,一路且談且走,并無懼意;相互背負、涉水,探知鬼所畏忌,掌握治鬼之道,并最終將其捉獲等等,皆委宛曲折、生動有趣,極富吸引力。
宗定伯的形象也十分可愛。他夜行逢鬼,不僅不怕,當鬼問: “卿復誰?”時,他竟對鬼宣稱: “我亦鬼也”,企圖穩(wěn)住鬼心,以便從容計較。共行數(shù)里后,鬼說步行太慢,建議相互背負,定伯明知己身非鬼,卻依然說: “大善”。當鬼詰問: “卿太重,將非鬼也?”對他的身份表示懷疑時,定伯毫不緊張,乃從容言曰: “我新死,故重耳。”短短一句,應對得十分巧妙,而且萬無一失;既能將鬼瞞哄,又更標明身份,為其后的行為尋下借口。果然后面涉水時,鬼渡了無聲,定伯則“漕漼作聲”,使鬼頓生疑心: “何以作聲?”定伯則依舊推說: “新死不習渡水耳,勿怪!”又一次將鬼迷惑。以上種種,已足見定伯沉著、機智,從而為進一步捉鬼作了鋪墊。定伯憑借鬼對自己的信任,利用新死之鬼的身份,從鬼口中探知鬼所畏忌之事: “唯不喜人唾”后,終于掌握了降鬼的絕招,則更顯出定伯有勇有謀,富于心計。定伯與鬼周旋,始終主動,牢牢將鬼控制在自己手中;他憑借自己的膽略,識破“鬼”計,而又不為鬼所識破;一旦時機成熟,便堅決果斷,毫不手軟地將鬼除掉,實不愧為智勇雙全的捉鬼英雄。
《宗定伯》以對話貫穿全篇,簡潔而傳神,既符合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又避免了平鋪直敘的單調(diào),使文章顯得活潑有致。而在對話之中,人的形象和鬼的特點亦得到加強:定伯的機智、幽默,鬼的愚鈍、窩囊,形成鮮明的對照。間或進行的描寫,如寫定伯將鬼擔至頭上, “鬼大呼,聲咋咋,索下,不復聽之”,情態(tài)宛然,逼真生動,亦為難得。
《宗定伯》雖未否定鬼神的存在,卻講出了鬼魅不足畏,人定勝之的道理,贊揚了不怕鬼的精神。在文學內(nèi)容上,它首辟不怕鬼的故事之徯徑,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和較深遠的影響,是六朝志怪小說中較為精彩的一篇。
上一篇:《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簡介|鑒賞
下一篇:《宛如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