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全傳》簡介|鑒賞
清代文言中篇神魔小說,全稱《呂純陽祖師全傳》,本傳一卷,后卷為所輯軼事, 合為二卷。 “唐弘仁普濟孚佑帝君純陽呂仙撰”, “奉道弟子汪象旭重訂”,后者署“奉道憺漪子汪象旭輯”,作者汪象旭,原名洪,字右子,清順治、康熙間人。參見附錄小傳。本書存康熙元年(1662)汪氏原刊本,咸豐九年上洋寶賢堂藏板本與光緒十一年重刊本,現有春風文藝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點本,收在《八仙全書》中。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著錄此書稱: “此傳口氣為呂仙自述,然實為小說。”略謂呂祖名巖,字洞賓,號純陽,本籍河南洛下,后遷襄陽。生于唐貞觀二年,生時異香十里,紫光繞戶。年八歲便通墳典。其父七十壽誕時,鐵拐李等化為三乞丐入堂,化其同乞,為家人所逐,而約他日邯鄲道中相會。及長,娶妻劉氏。遇荒年,勸父代力不堪應科者輸納,并賑災民,因此被舉為孝廉,攜仆逸童進京應試。途中遇前所見乞丐一再點化, 均不悟;又遇一全真,授以竹枕,并言“打開迷陣跳出去,金重山邊見下落。”呂枕之入睡,夢中狀元,入贅相府,官豫州刺史,不久擢河內道節度使, 加封荊國公,因擊敗突厥入寇有功,進王爵,父母均受封誥,二子亦得高官,后因失機全家抄斬,醒來僅一飯間,覺人生虛幻,遂尋全真學道。全真令其再睡于槐下,又夢地獄諸形。逸童以為他已死,自縊于柳樹下。此后他一人跋涉尋訪,歷盡艱辛,找到金重師傅,見其腿因蛇咬腐爛,蛆蟲半床,師傅趕他不走, 反悉心料理,為化齋食,背負至泉邊洗浴,虎來,他伏其身上,讓虎食己。師為漢鐘離,化腿病是為試他,見其心誠,攜之會鐵拐李與張果老,為之說法,與共修煉。因逸童死后附柳樹成妖,又派他度其歸山。他下山后, 先回家鄉,時其父母已歿,妻劉氏守節為尼,他贈以仙丹,度其成仙。又降伏柳妖,取名柳行童,攜之周游各地,施符救難, 度化善者。又遵師命博覽形勝,訪道覓玄,后至東瀛山,鐘離令其采孤枝之桃,遂解脫形質, 而成真仙,玉帝敕封為純陽真人。
后卷軼事分神通變化、更名點化、進謁儒門、經從道觀、游戲寺僧、市廛混跡、庵堂赴會、丹藥濟人、景物題詠、因緣會遇或遇而不遇共十類四十九則。
后卷所輯,多零星片斷,未加組織連綴,敷演發揮,小說成分不濃,可置不論。 “全傳”的自述,實系據宋元以來有關呂洞賓的傳說、筆記和小說戲劇創作加工而成,通過呂洞賓求仙得道的故事,中心是宣揚莫慕名利,貪富貴,好女色,跳出世俗牢籠,求得天長地久。其他一些神魔小說,多借神魔而針砭現實的丑惡,本書此類成分甚微,故無甚積極意義,惟將呂洞賓的傳說系統化而已。從藝術上說,以自傳體寫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頗少見,但非始于本書,明代就有一《癡婆子傳》,以自述形式寫一婦女的墮落,對之或有影響。本書取此形式,似為加強其故事的真實性,但多談玄說道,讀來甚覺無味。
上一篇:《合浦珠》簡介|鑒賞
下一篇:《聽月樓》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