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鎩鸞翮
【出典】 《文選》卷二一南朝宋·顏延年《五君詠五首·嵇中散》:“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唐·李善注:“《淮南子》曰:‘飛鳥鎩羽。’許慎曰:‘鎩,殘羽也?!?/p>
【釋義】 南朝詩人顏延年詩以鸞翮受到摧殘(鎩)比喻賢才受挫,難以施展。后遂用為典實。
【例句】 ①功名由命,等閑卻鎩鸞翮。(朱敦儒《念奴嬌·楊子安侍郎壽》836)這是說楊氏力能回天,卻于仕途受挫。②縱自倚、英氣凌云,奈回盡鵬程,鎩殘鸞翮。(陸游《望梅》[壽非金石]1592)這里說縱然自己英氣凌云,無奈已羽翼被殘,從鵬程中回轉了。
上一篇:典故《軟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阮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