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溫燕山逢故人》簡介|鑒賞
宋代白話短篇小說。見《古今小說》第二十四卷。
故事為:楊思溫元宵在燕山賞燈,遇見結拜哥哥韓思厚的妻子鄭意娘。她在靖康事變中被金兵擄去,不忍受辱,自縊身死。楊思溫為此和韓思厚一起尋根究底,才知道是意娘魂靈托生。為鄭意娘的堅貞愛情感動, 韓思厚在楊思溫的勸說下,負骨匣回鄉遷葬,并發誓不另覓新愛。過不多久,韓思厚上土星觀燒香,遇見劉金壇,兩人互相傾慕,還俗成婚。仆人周興哭告意娘。她附魂劉金壇,后又將他們兩人淹死在錢塘江。
小說源出《夷堅志》,但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較原書情節大為豐富,主題亦有所深化。它的本意在勸戒“古今負義人”,必須忠于愛情,有積極意義。由于小說把韓思厚和鄭意娘的故事放在靖康之亂的特定環境中來描繪,故在客觀上就較為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沒落。 “太平之世,人鬼相分;今日之世,人鬼相雜。”小說借鄭意娘說的這句話,有力地抨擊了黑暗的社會現實。作品雖然反映得還不充分,但從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來看,確具有某種程度的愛國思想。
小說藝術描寫的最主要特點是虛實結合。作者把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據今本《宋史》,不載此事。但《宮閨聯名譜》卷八《形體意娘》云:鄭意娘, 《宋史》有傳)用虛幻的藝術形式表達,既有魏晉六朝和唐人小說的遺韻,又比它們更貼近生活,賦予了小說以充分的現實意義,可見話本小說在藝術發展中的軌跡。
上一篇:《楊八老越國奇逢》簡介|鑒賞
下一篇:《桂枝女子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