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過
點絳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蘇過(1072—1123),字叔黨,眉山人,是蘇軾(東坡)的小兒子。軾謫貶嶺南,他長期隨侍在父親身邊,時人稱他為小坡。長于書畫,著有《斜川集》。此詞作者一作汪藻,黃升《花庵詞選》定為蘇過之作,注明北宋時因黨禁森嚴,諱忌蘇氏文字流傳,故隱借他人姓名發表出來。從內容看,可能是隨父南遷途中所寫。
星月在天,客舍清冷,最容易挑起游子的懷鄉念遠情緒。此情此景,正如他的鄉賢李白流浪在外,也曾吟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一樣。可不是嗎?今夜的一彎新月,分外秀麗,還有那數點星斗緊銜在遠山缺處。夜是這樣寒寂,連江水也默默無聲地睡著了。“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寫的正是眼前景色。他不想入睡,只好“起來搔首”,在室內徘徊。驀地發現戶外月光在窗紙上射映出幾枝梅花瘦影,似乎是特意安排作為他旅夜無聊的慰藉。是的,用梅花來作他鄉孤客的旅伴,使他確實感到欣慰,那么能有這樣興致的年輕詞人,他那和瘦硬梅花一樣的傲岸性格,不也就不點自明了嗎?
接著,他又感到有些不足,心里在想:“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在這霜風凄緊的羈旅寒夜里,要有幾個知心好友在一起傳杯把盞,飲酒消寒,那該多美!可是眼前除了娟娟的月光,疏疏的梅影,什么也沒有,更別說開懷暢飲了。忽然外面傳來一陣亂鴉的聒噪,使他不禁記起古人“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詩句,隨即轉過念頭:“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自己現在豈不正像“無枝可依”的南飛烏鵲?鄉關路遠,歸期難卜,這旅夜孤棲的愁懷,離鄉別井的悵恨,飲酒能排遣得了嗎?何況,“舉杯消愁愁更愁”,會讓人更難受。接著他又從眼前的娟娟新月聯想到自己和家人在月下兩地相憶的溫情,這千里遙通的心靈電波,頓時驅散了旅夜孤館的凄清,感到比醇酒更易醉人的暖意。是的,“歸興濃于酒”,雖然比不上乃父東坡先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曠達,但畢竟是同在月下以相憶的骨肉溫情自慰,并寫成傳誦千古的名篇,倒是父子一脈相傳的哩!
上一篇:(宋)秦觀《點絳唇·桃源》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葛勝仲《點絳唇·縣齋愁坐》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