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俞樾
虞美人·晴湖
曉煙乍破青山醒,鏡里明妝靚。迷離金碧晃樓臺,不信人間、此外有蓬萊。畫船簫鼓時來往,綠水春搖蕩。遲遲聽徹鳳林鐘,要看斜陽、一抹上雷峰。
蘇軾有一首詠西湖的名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可說是千古絕唱。有人說蘇軾此詩一出,“遂成為西湖定評”(《宋詩精華錄》)。但是在蘇軾之后,詩人們并未望而卻步,又寫出了許多吟詠西湖的篇什,俞樾這首詞便是其中值得一讀的優秀之作。他在西湖邊上有湖莊,因而對西湖的景色十分熟悉。
“水光瀲滟晴方好。”這首詞寫的正是湖上晴天的風光。作者起筆先寫清晨時的西湖,曉煙剛剛散去,青山好象剛剛從睡夢中醒來,象一個美女,以西湖為鏡,打扮得脂粉光鮮,煞為秀麗。在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山容的秀美和水面的平靜。接著,詞人又借湖邊的亭臺樓閣來寫西湖的平靜光亮:彩繪的樓臺倒映在湖水中,隨著微波的晃動,顯得模糊不清,頗有幾分仙臺瓊閣的韻味,難怪詞人要說:“不信人間、此外有蓬萊。”“蓬萊”,神話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下半首寫詞人在西湖上游玩的雅興和所看見的景致。“畫船”,雕花彩繪的游湖船。“簫鼓”,音樂演奏聲。春風吹拂著湖面,泛起陣陣漣漪,詞人乘坐在游船中,聽著美妙的音樂,該是多么愜意!難怪他聽罷鳳林鐘聲,仍久久不愿離去,還要欣賞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景致。“鳳林”,鳳林寺,西湖邊上葛嶺西面的一座寺院。“雷峰”,杭州凈慈寺北面的一座小山,上面本來有一座寶塔,已倒塌。
這首詞層次分明,構思巧妙。上半首重在寫景,僅用寥寥數語,便把清晨時分西湖及周圍的景致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下半首重在寫情,把詞人對西湖景致的迷戀寫得細致入微。它確是情景交融、耐人品賞的佳作。
上一篇:(近代)柳亞子《虞美人·題《稼軒詞》》原文賞析
下一篇:(清)蔣春霖《虞美人·水晶簾卷澄濃霧》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