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戰國策·楚策四》。題目是后人所加,一作《魏加見春申君》。今人郭人民《戰國策校注系年》說:“據《春申君傳》考,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此蓋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秦始皇六年時事。”今人朱友華《戰國策選譯》說:“魏加借用‘驚弓之鳥’的故事,勸阻春申君任命臨武君為抗秦的主將。戰國中期著名軍事學家尉繚在其軍事著作《尉繚子》的《戰威篇》里曾指出:‘善用兵者,能奪人而不奪于人。’如果主將先為敵軍聲氣所奪,驚恐萬狀,則斷然不能指揮戰爭取得勝利。”今人牛鴻恩等《戰國策選注》說:“文中的中心意思是說敗軍之將不可以再讓他率師拒敵,立論是有些片面的。”關于“驚弓之鳥”這則寓言的寓意,今人嚴北溟說:“鳥之‘驚弓’,屬于一種動物本能的條件反射,更贏是巧妙地掌握了它的規律的;他善于總結自己豐富的狩獵經驗,從大雁飛翔速度和鳴聲高低中去判斷它的內在素質。任何現象,都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本質的特性。我們解決任何矛盾,只有善于進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抓住癥結所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寫戰國時六國聯合抗秦,楚相春申君準備選派曾被秦軍擊敗過的臨武君為主將,趙人魏加借用“驚弓之鳥”的故事加以勸阻,說是敗軍之將難以擔當率師拒敵的重任。運用寓言故事闡述抽象的道理,貼切、形象、巧妙;描述驚弓之鳥心有余悸的精神狀態,具體細微而情致真切。
上一篇:《悲陳陶》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惜往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