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錢維喬
南柯子·綠樹千村合
綠樹千村合,清溪百道連。故鄉風景最鮮妍,負了一筇雙槳又三年。有夢迷蝴蝶,無情憶杜鵑。雁來時候燕歸前,贏得一燈如豆伴孤眠。
詞寫思鄉之情。首兩句概括故鄉美景,宛如一幅水鄉寫意畫。其語從唐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詩句中化出,對偶工整,色彩明麗。第三句直抒對故鄉的摯愛之情。綠樹掩映千村,清溪溝通萬家,這是江南水鄉的常見之景,何以故鄉為“最”?可見一二兩句所寫已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進了主觀感情。這種“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的熱愛故土之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典詩詞中屢有表現。一個“最”字,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強烈的愛鄉之情。歇拍寫自己對故鄉欠下了一筆情,以近似懺悔的追憶補足對“最鮮妍”的“故鄉風景”的贊美。宦游他鄉又三年了,一直沒有機會返歸故鄉,重握手仗,再蕩雙槳,在那熟悉的山山水水中徜徉。
上片極言愛鄉之心,為下片抒發思鄉之情奠定基礎,蓄足態勢。過片兩句化用李商隱名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刻劃思鄉情狀,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無情”,此指無心,沒有心情。兩句意為,久居外地,我時時在夢中返回故鄉,重溫往日之樂,但每次都如莊周夢蝶,醒后依然是異鄉客。不夢尚可,有夢更甚,我再也無心把思情托付給杜鵑,它那“不如歸去”的凄苦之聲更令游子腸斷。“憶”而無用,不如不憶,“無情”兩字,愈顯辛酸。結拍兩句反扣上片“又三年”,對目前和今后的境況作一回答。秋天,塞雁南來;春天,海燕歸巢。“春秋”在古典詩詞中又常表示一年。詞人從現狀推斷,至少在明年春天前,還家是不可能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最難熬的還是漫漫長夜。萬籟無聲之時,思鄉之情陣陣襲來,而此刻又偏偏是一燈如豆,陪伴著孤眠之人。凄苦悲涼之況味不言自明。末句以景結情,余意不盡:過去的幾年如此,今后的一年亦將如此,那今后的年復一年呢?……歸期無準,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故鄉,結束那豆燈伴孤眠的生活?詞人那不盡的鄉思,深深地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上一篇:(清)顧春《南柯子·山行》原文賞析
下一篇:(清)顧斗光《南柯子·秋思》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