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王國維
獨向滄浪亭外路。六曲闌干,曲曲垂楊樹。展盡鵝黃千萬縷,月中并作濛濛霧。一片流云無覓處。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閉置小窗真自誤,人間夜色還如許!
這首小詞,色調清朗,境界高遠,是寫夜景的佳作。清光緒末年,王國維曾在蘇州師范學堂任教,詞當作于此期間的某一個春夜。滄浪亭,始建于北宋蘇舜欽,是蘇州的一處名勝。
作者一個人“閉置小窗”慣了,偶爾動了游興,乘著夜色,踏著月光,獨自漫步于滄浪亭外,觀賞春夜美景。滄浪亭的“六曲闌干”之外,是曲曲折折的小徑;曲徑的兩邊,是一樹樹楊柳。放眼望去,那千萬縷鵝黃色的柳絲,嬌嫩,清新,在明媚的月光中,織成一片濛濛的煙霧,景象極朦朧,極優美。仰視夜空,一朵云彩向遠方飄流而去,原先包裹在云里的點點疏星,卻沒有隨著云彩流走,它們仍在天上閃爍。詞人在這優雅而靜謐的夜的世界里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感嘆道:“人間夜色”原來這么美好!如果不走出門外看一看,又怎么會知道呢?關在小窗里,可真是一個錯誤啊。
全詞首句紀事,末二句抒情,中間七句寫景。上片“展盡鵝黃千萬縷,月中并作濛濛霧”二句,寫垂柳的裊裊多姿,寫月光溶溶下的柳林幻若煙霧,非常有神韻。下片“一片流云無覓處。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三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詩味很濃。三句中“云”字三見,有意重復,頗有民歌風味,但細細品鑒,又純是洗煉的文人詞風格。即景抒情,本是詩詞中常用的寫作手法;但寫得好,卻很不容易,以小令為之,尤其如此。一般說來,小令篇幅極短,故寫景須力求集中,著眼于一二點,便有畫龍點睛之效。王國維此詞,就集中選擇了兩個鏡頭,一是月下柳林,一是天上云星,景物不多,卻立體地寫出了春夜的美妙可人,藝術上十分成功。
上一篇:王國維《蝶戀花·昨夜夢中多少恨》原文賞析
下一篇:王國維《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