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納蘭性德
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納蘭性德隨從康熙帝出山海關,到遼東一帶巡視。這首《如夢令》寫于征途中。
首句“萬帳穹廬”,穹廬,北方某些少數民族居住的氈帳,俗稱蒙古包。在蒼蒼茫茫的原野上,一眼望去,都是扈從御駕出巡的軍隊宿營的帳幕。“穹廬”而有“萬帳”,可見軍威之盛,軍容之壯。而在其中一座營帳中,有一個人開懷痛飲,喝得爛醉。這位醉客睜開惺松的睡眼,仰望空中,滿天星斗,仿佛都在他眼前搖搖晃晃,好像就要墜落下來。“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這兩句意境十分闊大,清代大學者王國維極為贊賞,他在《人間詞話》中說:“‘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于詞,惟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差近之。”的確,“萬帳穹廬”的景象是十分壯觀的,“星影搖搖”的夜空也是空闊無垠的。而在千軍萬馬之中,詞人酣歌豪飲,一醉方休,大有一種英雄的豪氣。這種壯觀的境界在詞中是不多見的。顯然,這和詞人這段塞上生活有關,在去遼東的征途中,詞人面對氣象豪雄的營地,于是把奇景攝入了詞章。
然而,納蘭性德的個性畢竟不同于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在下面的詞章中,他很快地唱出了悲涼的調子。原來他穹廬貪杯,并非英雄豪氣,而是兒女情長,不能自已。他在征途中懷念自己的家園和妻室,不禁以酒遣悶。他埋頭于杯盞之中,還想做一個歸家的夢。他也確實做了一個夢,自己在夢中日夜兼程往家園的方向趕路,趕呀趕呀,可是,忽然前面出現一條白浪滔滔的大河,擋住了去路——“歸夢隔狼河”!夢中人被白狼河阻隔著,欲歸不得,奈何奈何!狼河,亦稱白狼河,今稱大凌河,在遼寧省朝陽市南,流入渤海灣。身不能回家,想在夢中回家一趟。這個要求也夠可憐的了!可是就連這一點也不能如愿,心中那股悲涼滋味不言而喻。
誰知更有甚者,連這個很不理想的夢“又被河聲攪碎”,大凌河水驚濤拍岸,把夢中人吵醒了。對于愁緒萬種的征人來說,睡著總比眼睜睜地思鄉好過一些。現在突然夢醒了,怎么辦?于是詞人趕緊叮嚀自己:“還睡,還睡!”盡管連做夢也歸不了家,但要知道醒來的滋味更不好受啊!兩個“還睡”,用白描手法極寫歸夢被打斷的懊惱,感情十分真切。
縱觀全篇,開頭兩句寫景,氣勢壯觀,第三句一落千丈,情味大變。以下一層更進一層地極寫孤眠滋味,波瀾迭起。做夢,夢醒,強迫自己再睡,寫盡旅途鄉思愁情,傳出悲涼心曲。全篇意境闊大而帶悲涼,是獨辟蹊徑之作。
上一篇:(宋)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重陽節宴飲時感懷
下一篇:(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原文賞析